每一个成就以及每一个长进,都包含着曾经经历过的寂寞,都流淌着曾经挥洒过的汗水,都浮现过曾经流淌过的眼泪。很多时候并非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能够看到希望。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供大家进行参考。
要相信自己
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成功心得,那我觉得只有老实做人这一点。如果要问我有什么处世原则,那我觉得只有勤奋写书这一点。
几年来,我每天都坚持写作,从不敢有丝毫疏忽。我不惹事,也不闹事,即便在所谓盛名之下,也从未有过懈怠。曾有人让我写文章推荐商品,说推荐什么就送什么,还有人希望我做广告,费用能达到六位数,轻轻松松就能挣到。但我没有理会,因为我并非商人。出版商给我亲自计算,因为我坚持将未出版的部分免费发表,所以每年导致的版税损失达到了七位数,并且这还没算上盗版以及各种未经许可的文本。
我依然在坚持。因为我坚信,如今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看或者不看的自由,也拥有买或者不买的自由。任何人都不应该被强迫。这是我的处世原则,我一直都在坚持。或许很多人觉得这样做会吃亏,但从结果来看,相信你已经有所察觉。
写了历史之后,还需要谈谈对历史的看法。有很多人询问为何要观看历史,也有很多人给出回答,即要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做不到的。因为我察觉到,实际上历史并未发生改变。技术发生了变化,衣服发生了变化,饮食也发生了变化,然而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式,其内在的本质却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几千年前的那一套模式。历史不断地循环往复,该犯的错误依然会犯,该被杀害的人依然会被杀害,岳飞会遭遇不幸,袁崇焕会遭遇不幸,即便再过一千年,这样的情况依然会存在。
发生的一切,是因为存在发生的缘由。能够超越历史的人,才称得上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无法超越,原因就在于我们自身的欲望和弱点。我们都知晓所有的错误,然而终究无法改掉。能够改掉的,被称作缺点;无法改掉的,被称作弱点。
有能超越历史的人,我们把这种人称作圣人。顺便提及一下。
我看的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有历史感。从文明角度讲是这样,从粗的方面说就是悲观。这不是在开玩笑,我本人虽常幽默,但对很多事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像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而我看到的古文中,结局都是悲剧,无一例外。一个人的飞黄腾达与没落,对他自身而言是几十年的历程。然而,对我来说,却只是几页纸的篇幅。前一页他极为厉害,后一页就变得胆怯了。王朝的情况也是这样。
我坚持幽默,是因为知晓无论世界多么绝望,自己都需充满希望。人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短暂,实际上有时很漫长,尤其对于身处苦难中的人来说,漫长到让人想放弃生命。但我始终坚持,不管有多绝望,不管有多悲哀,每天清晨起身,都要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这句话并非在满怀希望和光明之际说出。在极为绝望、极为无助、极为痛苦且极为迷茫之时,同样也要说出这句话。要坚定地相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你还活着,只要活着,就应当继续前行。
有人曾问我,你为何知晓那么多本不应该知晓的事物,你为何会拥有那些仅六十、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回答说自己并不知晓。与我一同排练话剧的田沁鑫导演说,我是在上辈子看了过多的书,心中憋屈至极,所以这辈子来进行创作。我对此无言以对。
会不会写呢?应该是会的。感觉自己还能够写,也写得出来。因为还很年轻,离退休的时间还早,还有精力。在继续写之前,先休息一下,感觉有些累了。
二十多岁时开始写,写完之后依然是二十多岁,这是很有趣的。确实,这个世界确实是很有趣的。
无须害怕,无须绝望,要相信自己。
有些梦,你只能想想

我仅为高中学历,多年来,这一直是我羞于启齿且深感自卑的事情。图书策划人找我要作者简介时,我内心的复杂难以用言语表达。其他作者能轻易说出的学历、专业、已获荣誉或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经历,我都没有。有的作者甚至已从国外留学归来或正在国外深造,那是我远远达不到的高度。毕业数年,我仅收获了工作经历,此经历坎坷曲折。然而,这些经历让我羞于在“作者简介”中提及。正因如此,在我拿到“励志”选题并开始撰写样稿之时,我仍是一名没有“作者简介”的作者。
有些梦想,我是到了再也无法实现的时刻才察觉到,我曾对它们有着那样深切的渴望。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动员会,班主任让一位连续复读五年的同学进行演讲,这位同学只说了“我最想当兵,但我已超龄”,然后就突然哽咽,之后便再也说不出话来——即便他在第六次高考时能够考中状元,也无法弥补这一生不能手握钢枪的遗憾,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与军旅再也没有缘分了。彼时我正在为心中挚爱的大学梦而苦苦奋斗,无法完全体会到直面“梦想永远无法实现”时那种力不从心的感受。从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在讲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样的人生良言,这让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只要永不放弃地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得偿所愿。甚至我还笃定,这位复读了五年的同学一定会像爱迪生发明灯泡那样,最终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然而,生活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我们当初那些“坚定不移”的东西轻轻弹碎。
同学第六次参加高考后,依然与本科院校擦肩而过,最终选择读大专,且没有再复读。据悉,他的分数比第一次高考时还低。毕业聚会上,他醉得厉害,言语间一直反复说着自己错了,不该复读,而应该去参军。他趴在酒桌上,泪眼婆娑且颓废无力的模样,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复读五年带来了异常的压力,为了读本科而放弃参军,这是艰难的割舍,这一切都让当时那颗年轻的心没有地方安放。经过不懈的付出后,谁能想到结局会是这般荒凉呢——与军营再无关联,也没能成为直招本科生。那如歌的青春,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才不算辜负岁月呢?五年的奋斗,在那赤裸裸的结果面前,变成了对岁月的虚度。大家都佩服他有复读五年的勇气,然而高考时“勇气”并不能加分;大家都为他惋惜参军梦的消逝,可是岁月无法回头。
生活最大的魔力在于,它能让原本稚嫩的心变得沟壑纵横,还能抚平心上的所有伤痕。几年后再次偶遇这位同学,问及他的现状,他笑着说自己已经专升本,并且日后打算考研。通往梦想的路从来都不止一条,可惜我们都是在很久之后才懂得这个道理。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与坚持无关,我们需要学会迂回前进,学会转弯。如果倾尽全力复读五年,那么读专科似乎是无奈的选择,但并非没有后路可走。“专升本”这条路虽然最终能成为本科生,然而却永远失去了曾经梦寐以求的“直招本科”的梦想。即使放弃最想走的参军路而去为之奋斗,也未能换来生活的些许怜悯。
我从不否认唯有奋斗才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人定胜天这类词语已被无数人验证过,并且激励着众多正在为梦想拼搏奋斗的年轻人。然而,并非你付出的努力比“成功人士”多几倍,就必定能获得他们那样的成绩。没有回应,通常才是生活的常态。当我们开始坦然地接受生活的没有回应,同时依然不放弃努力,这便是成长。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励志标题,其内容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确实,苟且与幸运是交替出现的。我们都非常渴望幸运之神的眷顾,这是因为苟且的时光特别漫长。学会在众多“苟且”的间隙中艰难地扎根,这才是生活最想教会我们的本领。即便最终到达的那片土地并非你最初的梦想,也要面向太阳,努力地生长。
语文老师教了我三年,他说我是最不会写文章的学生,我总能用自己的论据把论点给推翻,并且说得很有样子、很有条理。当接到“励志”这个选题时,我就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做不好,因为我没有让颓废的人振作起来的那种强大力量。最终,策划人对样稿的评价是没有阅读意义,写得确实很空洞、很无力,通篇都在乱说,所以这是很正常的。他给出的建议是尽量把内容写得高端大气些,同时不要提及没读过大学。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聊天记录,愣了很长时间。
我想起几年前的一次应聘经历。对面有个胖胖的男人,他温和地微笑着。他说我很真诚,然而我的学历确实不达标。生活最现实的一面就是这样,没有人会因为你缺少某个特定的标签而歧视你,他们只是设定了一个门槛,将你挡在门外。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工作后的优秀与否,但是最基础的全日制学历会决定你是否能够得到工作的机会。
不久前加入了一个兴趣群,群主按照学历划分出几个小群,其大致意思是相同层次的人会有更多共同语言且更易相处,还反复表明没有歧视的意图。有个军校生姑娘十分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婚恋观,称自己只愿意嫁给军官。当有人询问士官是否可以时,她干脆地回答:“不行。”一个女同学如愿嫁给了本科生。偶尔通电话时说起择偶问题,她斩钉截铁地表示:读过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几乎所有人都不反驳“学历不是绝对的”这一观点,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又愿意用学历作为标准来大致衡量人的层次。
让我至今感到遗憾的,不是没戴上众人眼中那高大上的学历帽子。我穷极一生,再也无法拥有在青春年华肆意挥霍时光的体验。每一个远去且无法再抓住的梦想,都会被长久怀揣着,那种感觉就如同复读五年的同学错失参军机会一样,他说参军是他一辈子的梦。未曾目送过梦想远去的人,是不会懂得那种心被挖空的感觉的。闺蜜在大一时给我发信息说她在上课,并且很困。我心中顿时思绪万千:我不困呀,我以后再也不会有在课堂上犯困的那种机会了。
后来我心有不甘,先后报了两次成考。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是下夜班后去的,当时头昏脑涨,困意袭来,自己的手都难以支配,接着从座位上直直地倒了下去,右臂一时间无法动弹,随后被送出考场去休息。第二次考试进行得比较顺利,然而家中突然发生变故,这让我陷入了外债连连的境地,连 1700 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了。一次跟同学提及这些事情,他讲道,最能激励人的故事并非让你浑身充满激情与动力,而是让你感觉自己从未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那些在下班之后依然勉强支撑着去看书、做题的日子,那些满怀期望但最终却遭遇极其糟糕结果的经历,都是我凭借自身一点一滴地熬过来的。
表姐复读一年后,和我在同一年参加高考。她的高考成绩比我低 200 多分,然后去了法国留学。五年后,她学成归来。有一次,她指着报纸上的“饕餮”,问我怎么读。在那一瞬间,我忽然就释怀了。我明白了很多东西最终得不到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它们未必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有价值。现在我的时间比较充裕,反而不那么急切地想要考取学历了。在工作之余写点东西,也能让我感到满足。虽然没有通过签下书稿获得足够多的稿费,但是能够让焦躁不安的情感有一个出口,也就心满意足了。
生活会一次次将那些曾经炽热的梦想击溃,它会显现出丑陋、狰狞且无情的一面。请你务必在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学会从苦难中寻找快乐,一如既往地相信生活的美好。坦然接受那些无法实现的梦想,凭借当年义无反顾的热血去鼓励当下焦头烂额的自己,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顶着高中生的低学历,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众人眼中优秀的标准面前,我离得很远很远。甚至对于策划人提出的“高大上”要求,我都不知从何处下笔。然而,我渐渐能够坦然地面对这样的现状,并且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岁月的洪流终究会把我们推到某个地方,或许不是我们期许已久的世外桃源,或许只是赐予我们一片荒山。那么,就请在荒山上顽强地扎根吧,“世外桃源”的梦,想想就可以了。
有人告知我,生活应当过得宠辱皆不惊。倘若一个人总是能够梦想成真,或者始终生活在一切东西都轻易可得的顺遂环境中,那么这仅仅算是“宠”罢了。你首先得经历过“宠”,接着还必须经历过“辱”,才能够渐渐学会在生活持续抛来的宠辱之间沉淀出那种波澜不起、不为所动的气质。
有些梦,仅仅是可以想想而已。要平静地接纳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这可以算作一种成长;而在遭遇落空之后,还能够重新振作起心情,然后轻松地继续赶路,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相信别人的努力,看得起当下的自己
我有个叫阮阮的朋友在做保险工作。某天她跟我讲,她曾开着自己的宝马车驶出超市停车场。当时收费的阿姨问了一句:“姑娘,这车是你老爸给你买的吧?”她既有些沮丧,又觉得有小小的骄傲,一种奇怪的情绪在心中开始作怪。
我不懂车。从认识阮阮开始,就感觉她是个很有冲劲的女孩。渐渐熟悉之后,阮阮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她小时候的故事,我把这些故事拼凑起来,大概就是下面这样俗气的鸡汤故事:
家境从小就不好,居住在偏僻的大山之中。听闻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便拼命地读书,最终真的考上了大山之外的大学。之后更是努力地学习。毕业后的十年时间一直在保险公司,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做起,一直做到了如今的水平。我不太清楚她现在处于何种水平,也对保险一窍不通。仅仅从物质方面来看,她远远超过我很多。(我就是一个极为世俗,只能通过看钱来判断生活水平的人)
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其他女性朋友,朋友们纷纷说道:“怎么可能呢,走出大山哪有那么轻易?”“别瞎扯了,这种背景怎么可能拥有大客户人脉,没有人脉怎么能做保险?”“她老公是做什么工作的?”“如今的农村可富裕啦,她爹妈是拆迁户吧?”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没问过阮阮。我的第一反应是:你们为何不信呢?我们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各种鼓励女孩变得更美好的文章,也见过很多女生在网上大力宣扬女权主义,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声音。然而,当真正面对同龄女孩的努力时,却总是摆出一副“不可能”“背后一定有人”的样子。不相信别人的你,真的相信过自己么?
同学时隔好些年不见相聚,提到某女生现在生活滋润,大家不约而同地问:“她老公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嫁入豪门了?”
提到业内一位声名远扬的女总裁,时常有声音在背后传出:“那又怎样呢?她不是离婚了吗?即便再有钱,再有能力,又能怎样呢?她也没什么幸福可言啊。”
提到自己每天的努力时,有人会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也有人会问“努力有什么用?还不是个穷屌?”
生活姿态有千万种。你怎能知晓离了婚就不会幸福呢?你又怎能知晓那些有本事的女生就一定得依靠老公呢?当你对别人瞥眼睛的时候,你自己能否比对方过得更好呢?
一本讲述男女平等故事的书里写到:“我对未来的人们将如何看待我们这些处于世纪之交的人感到好奇。或许到了那时候,这个世界上的女人能够和男人一样获得平等。”100 年已然过去,表面的平等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发展,然而我们的内心好像并未做好准备。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努力终有一日能让自己达成目标,也不相信他人的努力收获了累累硕果。书中曾描述 100 年前因社会风潮导致的不平等压制了女性的战斗力。而如今,源自我们内心的不相信,会彻底将女性对自己的认识摧毁。至少前者还能够去抗争,然而后者却让我们再也无法重新站起。
以前我自身也是这样。当我忽然察觉到这个问题时,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我既看励志的故事,也看身边人的故事。朋友小令正在创业,她是个小女孩,开个餐馆却被各种部门刁难,一边修车一边在马路边哭泣;老高在日本做贸易,刚给客人买好的货被偷了,他自己又搭上钱重新购买。我不关心小令是不是富二代,也不关心老高的爹是否很有钱,我只关心她们正在付出的努力。我做不到被人欺负还坚持谈下去,也做不到丢了几十万的货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就去赔偿。我做不到,就觉得她们真棒,我懈怠的时候,她们就是我的榜样。
当以这样的心态和眼光去看世界时,会觉得人人皆为励志对象。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存在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每一个人的行为也都有能激励我们的地方。承认他人的优点,看得起他人的成功,这才是让自己迈向成功的首要一步。而女生之间对于对方成功的赞许与信任,也正是女生从心底走向平等的开端。
身为女生的我们自己,如果都只觉得别的女孩得靠男人才能成功,而自己得靠嫁人才能迈入一个新的人生,那真的就别再去怪别人看低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