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安利了一个职场向真人秀《老板不知道的我》。
这一期来了公司员工,是两位网红老师的,一位来自储殷的自媒体公司,另一位来自王珮瑜的京剧公司。
储殷的沟通能力,令我非常失望。这与我之前的认知相差很远,看来擅长辩论,并不等同于擅长沟通……为防止情绪激动说出不合适的话,这两天我在家再看一遍,然后再做评价。
先说另外一个事例,王珮瑜公司有一位一线员工叫梓豪,他是年轻的95后,在疫情期间给上司提出了一个关于「微京剧」的有趣点子,这个点子第一次没有被接受,第二次被接受了,还得到了王珮瑜的好评。
他感觉有些失望,他寻思着是否应当让王珮瑜晓得,这个主意是自己想出来的。就这件事而言,越级沟通恰当吗?
坦白说,越级沟通在任何组织都会有敏感性。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进行越级沟通,越级沟通的价值是什么,越级沟通又存在哪些风险和阻力。
在这个案例当中,梓豪为了获得认可,而去做越级沟通的事。在我看来,对于普通员工而言,这不见得是个好的选择。
在传统的职场认知当中,越级沟通是大忌。然而我认为,越级沟通并非只是简单的“可以”或者“大忌”这么回事。
真的需要分情况来讨论。
我想通过这篇3500字的文章,尽量说清楚几种越级沟通的场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建议大家收藏起来,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定期回顾。
1、第一种情况「我希望得到认可」
这位年轻帅气的梓豪同学,在我看来,是典型的新生代员工。
这一代人,他们想要的不只是收入,不只是待遇,他们更看重尊重,更看重认可,更看重激励。
这位员工想要「得到认可」。那么,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是:
为何在自己直属上级那里,他未获认可?为何他得向上争取大老板的认可?
在我看来,这种认可、激励的情绪价值,应由直线上司来提供。
王珮瑜老师所在的公司规模看上去不算大,然而她没办法给所有一线员工提供情绪价值,要是放在BAT那种层面,普通员工也别指望马化腾和马云能为他们提供情绪价值。
扮演这个角色的人,应该是直线经理。
举个例子,我有一位老朋友,他曾在谷歌工作,于2020年1月回国后加入了字节,工作一年后,他升任到了另外一个岗位。他的下属都很舍不得他,便为他安排了一个欢送仪式,甚至还有年轻下属在欢送会上流下了眼泪。
在现在的职场上,上下级还有这样的关系,是很难得的。
但我并不感到意外,她做事有自己的风格,会把下属往前台推,所有给高管汇报工作的机会都让下属去做,而她自己则在现场负责兜底。所有取得的好成绩,都算在下属身上,她还会找各种机会帮下属出彩。一旦遇到困难和问题,她会自己扛在前面 。
但这种领导,并不常见。
我在任仕达工作时,公司每年都会开展全球性的最佳雇主调研,连续多年如此,我看到了一个调研结果,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所有能力当中,员工最期望自己的领导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激励员工的能力,也就是鼓励员工的能力。
若我是梓豪的直属上级,当上司认可该创意方案时,我应立刻提及梓豪的名字,还要告知上司,梓豪是极为看重情绪价值的员工,期望上司能在公开场合对他予以鼓励 。
但这位领导没有这么做。
我不鼓励梓豪越级去索要认可,因为性价比太低了。
你去索要,老板很有可能会给予。然而虽说老板能够为你提供一回情绪价值,可是真正在每日日常工作里为你提供情绪价值的乃是直线领导 。
而被越级沟通的领导,也许会提供给你更多负面的情绪。

与其越级沟通,不如和直线领导坐在一起聊一下,告诉他:
你为团队付出了什么;
你希望得到怎么样的认可。
正常领导,不会因为拒绝提供情绪价值,去损失一位靠谱的下属。
2、第二种情况「我要取而代之」
最让人乐于讨论的,是越级沟通,它看似极具吸引力,指的是你察觉到机会,进而除掉你的上司,最终取而代之 。
但这种「宫斗型」越级沟通,我都是不赞成的。
每一个管理者,都会有自己的问题。
他们被安排到现在的岗位,这不大可能是其上司有眼无珠。而是这些管理者,在某些方面能够提供上司所需的资源或价值 。
你能看到的上司的问题,大概率上司的上司,也是能看到的。
你和上司的上司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疏不间亲,这种关系与你上司和其上司的关系相比,肯定是比不上的,如此一来,你的宫斗策略很难成功。
就算成功把上司干翻了,未必自己就能得益。
我在外企工作多年,见到过一些下属,他们会贬低上司,以此为自己争取政治筹码。有些时候,他们确实能因此得到高管的看重,毕竟,上层内斗也需要有人充当工具。
但在事态平息之后,这些「刀」往往会被放弃。
道理十分浅显,在当下,你会对自己的上司做出这样的事情,要是我将你予以重用,那么将来你极有可能也会对我采取行动 。
作为高管,要的是有事业心的下属,而不是野心勃勃的下属。
实际上,处于任何层面的管理者,都期望获得忠诚的下属,也都希望拥有具备团队精神的下属。
我个人的经验是,当有人跑到我面前说别人坏话时,我的第一反应并非赞同他,而是会思考,你未来是否也会在别人面前说我坏话 。
在职场,更加合理的晋升方式是共赢。两种情况:
你的上司晋升了,你也得到了晋升;这是团队的胜利;
你的上司未能获得晋升,却推荐你到一个不错的岗位,于是你获得了晋升,这是你与上司的双赢局面。你得到了良好机遇,实现涨薪升职,他则收获了未来一位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
如果你的领导不认可你,你在团队内没有办法得到这样的机会。
最好的选择是离开,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想要在职场上获得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得到靠谱的直属领导的支持。
3、第三种情况「上司严重违规」
我自己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多年前,有一位上司,经常让我给他报销餐费。
从理论上来说,他的餐费原本应当由总经理进行批准,然而他却让我为他报销餐费,这也就表明,他的餐费他自己能够批准 。
报销完,我们还得给他现金,他试图绕开一切转账记录。
一次两次,倒也没什么,可后来形成规模了,每个下属都要帮他报销费用,在3个月的时间里,我帮他报销了好几千,整个团队估计报销金额有5万多。
那可是10多年,上海中心城区房价也就2万多的时候。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财务察觉到了问题,倒霉的人会是我,毕竟报销的事儿都是我做的,而他最多也就是监管不到位 。
我觉得这事情有问题,思考了很长时间,我对总经理很了解,他不会因为几万块就开除总监,我真的得罪了上司,这样做没什么好处。
所以,我选择离职了。
如今不少互联网公司出现了很多类似新闻,有高管贪污的情况,存在虚设岗位的现象,还有收受供应商贿赂的行为。
但这种事情大都不是一个人做的,都是自上而下一个团队的杰作。
有些高管因此富得流油,有些下属也会发一笔意外之财。
但身为下属,你们得思考一下,存在一种风险,它会断送你的职业生涯,这种风险真的值得你去冒吗?
其实存在这样一个面试问题,它会让很多求职者感到特别无语,同时也是HR格外喜欢问的问题:「要是你发觉你的老板犯了错,你会越过上级去沟通吗?」
其实背后考察的是,你能不能为了公司利益,针对不法行为挺身而出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面试问题 ,有时间专门给大家讲讲如何应答 。
当然,这种越级沟通,对职场人来说也是需要小心拿捏的。
你得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如同我这般,所有领导让我代其报销的费用,我都详细记录了时间、地点,还记录了当时在场的同事有哪些 。
真正到了越级沟通的时候,沟通方式是有讲究的。千万要避免让公司高管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你做越级沟通是为了搞垮你的上司。而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做越级沟通是为了保障公司的权益。
4、第四种情况「性骚扰」
性骚扰是极为严重的事,不少人对性骚扰的定义缺乏了解,事实上并非只有上手才算性骚扰。
这是一件 100% 需要越级汇报的事情。
我接到过不少类似性骚扰或者PUA的案例咨询,到现在,从来没有直线经理突然醒悟的性骚扰案例 。
对于绝大部分职场性骚扰而言,大多是有征兆的,这类渣男是有经验的,他们会挑软柿子捏 。
所以在出现征兆的时候,要及时扼杀上司的早期苗头。
在同一时间,你就要着手收集手头现有的证据,这是一场持久的斗争,你不能毫无根据去指责上司性骚扰,你得拿出详尽的证据 。
当然,也有好消息,拥有这种不良爱好的上司,绝对不会只对一位下属进行骚扰。
以2016年声名狼藉的XX银行关X虎事件为例,当时通过邮件投诉的女生留存了极为详尽的微信聊天记录,随后主动辞去工作。该事件经网络曝光后,银行承受了媒介带来的压力,最终对当事人进行了严厉惩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安全的工作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健康的工作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工作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
这种环境,大多时候,源自我们的直线上司。所以,我们常说:跟对领导很重要。然而,个别情况下,当无法依靠上司时,我们要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去争取。
写在最后
总结一下,越级沟通不是部分人所说的“雷区”,它也不是毫无禁忌就能随便越过领导的 。
说到底,要想清楚你越级是为了什么目的,你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你为此付出了什么,以及你的付出是否值得 ?
要是不值得这么做,要是破坏了现有的信任关系,要是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没有好处,那就别进行越级沟通,要在现有的汇报线里解决问题。
如果越级汇报既能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又能够保护公司利益,那么越级这种行为就没有问题 。
觉得有帮助的朋友,为我点赞,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