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常听闻“女孩应受富养”,那时误以为“富养”即物质堆砌的底气,金钱雕琢的光鲜。然而步入中年,方才领悟,真正的富养是内心深处的修炼,是练就一身宁静之气,培育一颗坚韧之心。近期阅读梁爽的《把自己重养一遍》,书中她言道,“若你重拾自我,审视内心,便能重新开启人生之旅。”那些对生活有着深刻理解的中年女性,在时间的流逝中领悟到:人生后半程,至高无上的自律,仅用一个字便能概括——坚持!
练说话
交谈是一门技艺,缄默则是一种内涵。众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都曾遭受过“冷暴力”的困扰,正如我母亲时常向我诉苦:“跟他说了半天,他却一言不发,真是让人心烦!”每当此时,我便会回应:“那你就别说了!”实际上,沉默往往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在步入中年的世界里,解释往往不如深思熟虑,倾诉不如自我反省。遭遇误解时,我们不妨淡然一笑,不去辩解;面对流言蜚语,我们选择沉默不语;将争执的精力投入到实际行动中,这才体现了真正的成熟。
练格局
身处高位,视野愈发宽广,展望更加深远。董竹君在12岁时被迫踏入青楼,到了22岁,她带着四个孩子成功逃离了权贵之家。在困境之中,她与女儿同挤于狭小的亭子间,却始终没有放弃教导她们阅读《居里夫人传》。在创立锦江饭店之际,她大胆地将鲁迅的《呐喊》悬挂于包间墙壁。她曾言:“人的一生,并非与苦难抗争,而是与自己的胸怀较真。”中年女性的突破途径,在于阅读一本能拓展视野的书籍,结识一位思想深邃的朋友,投身于一项看似无益的活动,如此一来,心胸开阔了,生活中的琐事便会相应减少。
练气质
林徽因的容颜由父母所赐,而她的气质则是通过个人修养所成就。在山西对古建筑进行考察期间,她身着旗袍攀爬房梁、测量斗拱,林徽成曾戏称她“不像个太太”。然而,她却回应道:“真正的优雅,源自灵魂的高处,俯瞰生活的姿态。”即便在病榻之上,她仍不忘设计国徽,那瘦削的手指紧握铅笔,病房中依旧摆放着一瓶野花。
中年人的气质提升,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晨留出五分钟来吟咏诗词,上下班的途中收听播客节目,周末则前往博物馆一游。
练沉稳
面对问题,她的首要反应中蕴含着教养与修为。闺蜜小君鲜少动怒,身为外企500强高管,她常言:“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非指责制造问题的人。”每当遇到难题,她总能迅速想到解决方案。记得几年前她去川西旅行时,不幸遗失了油箱内盖,她立刻找到最近的酒店预订了住宿,并迅速联系成都的4S店,确保当天就能将新盖子送到酒店。
中年人的人生智慧体现在:面对愤怒时选择不与他人争执,遭遇混乱时保持镇定,遭受痛苦时选择沉默。在孩子叛逆时,先给自己留出三分钟的冷静时间,再进行沟通;在职场面临危机时,先列出多种应对方案,然后再采取行动……
练自律
自由并非任性地随心所欲,它意味着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严歌苓自20岁起便踏上写作之路,持之以恒,每日坚持写作六小时,从未间断。为了创作《陆犯焉识》,她甚至远赴青海监狱进行实地体验,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她跟随囚犯徒步走过了十几公里的路程。她曾这样说道:“你看到的那些如同苦行僧般自律的身影,其实只是我日常生活的常态。”
中年女性的自律精神,并非必须于拂晓五时起身晨跑,而是将“关爱自我”这一理念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在睡前安排半小时的阅读时光,实行每周一天的轻断食,以及每周三次的瑜伽练习。
练自信
你不必逐光而行,应该去成为自己的光!
中年人的自信源于对自身局限的认知,它体现在面对不足时的从容,以及在承认脆弱后的坚强。在家庭聚餐上,他们坦诚地表示“这道菜我不擅长”,在会议上,他们冷静地提及“我对这个领域不太熟悉”,而在朋友圈里,他们分享未经修饰的原图。这些看似“不完美”的表现,反而使你显得更加耀眼、充满活力和真实。
有人言,岁月如同宰猪的利刃;然而,我认为,时光恰似精雕细琢的刻刀。睿智的女性早已将自己精心“雕琢”成心仪的形态。她们修炼着沉默的自律,培养着视野的宽广,滋养着气质的优雅,沉淀着内心的宁静,锻造着自律的坚韧,展现着自信的锐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