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后女生坚持带癌上班一年半
一位00后女性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在患病期间坚持工作的视频日志,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位年仅23岁的姑娘自2021年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以来,始终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她的这一系列举动生动地展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定信念。2021年7月,这位大二学生于暑假期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且癌细胞已扩散至肺部和骨骼,病情已至晚期。在此之前,她的身体已持续疼痛了两年多,但由于未能找到确切病因,治疗一直被拖延。在确诊之初,她情绪崩溃,仿佛置身梦境,整日以泪洗面,难以置信这一切竟成真。然而,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决定接受积极的治疗。治疗持续了两年,病情已逐渐平稳,然而仍需定期进行复查,并忍受化疗带来的不良影响——如脱发和免疫力减弱。尽管如此,她依然决定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重返工作岗位。“工作不仅让我有了事情可做,还让我有机会实现个人价值。”小李在视频中展示了她带病坚持工作的一天:清晨,她提前服用了止痛药,乘坐地铁时特意避开了人流高峰;午休时段,她利用公司提供的休息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下班后,她与同事们一起聚餐,交流了治疗的经验和感受。她坦诚地说,职场不仅是她的经济支柱,更是她抵御病耻感的坚实屏障。与同事们的互动以及完成项目带来的成就感,让她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依然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癌症并非绝境,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女生在视频结尾写道,这是对个体生命力的赞歌!
小李的情况并非个例。来自湖南的70后女销售祝安在确诊为乳腺癌Ⅱ期之后,即便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她依然坚守岗位,甚至将化疗相关的书籍带到医院去学习;江西的直肠癌患者赵梦珍在经过一年的治疗后,为了不成为家人的负担,她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成功找到了后勤行政的工作。医学研究指出,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康复过程至关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增强免疫力,并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小李的乐观不仅帮助自己应对病痛,更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小李的勇气赢得了网友的称赞,然而这背后所反映的却是我国癌症患者支持体系的诸多不足。目前,在我国癌症治疗费用中,个人承担的部分仍然超过30%,高昂的靶向药和免疫疗法费用让众多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再者,职场对于癌症患者的接纳度仍然不高,赵梦珍在求职过程中因如实告知病情而多次被拒,最后只能以“准备考研”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求职空档。
小李的案例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患者即弱者”的固有观念。她指出,坚持工作于癌症患者而言是一种个人决定,必须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实施,而非倡导所有患者盲目坚持。企业有必要制定更为灵活的规章制度,比如允许员工远程办公、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社会应当加大癌症知识的普及力度,消除对患者的不公平对待;政府应当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将更多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纳入医保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