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生涯中,我们时常需要一些鼓舞人心的短篇故事来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现在,我向大家推荐几个职场小故事,期盼它们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故事一:
人生犹如一叶漂泊于汪洋的扁舟,时而风和日丽,顺流而下,却也有时遭遇汹涌澎湃的巨浪和漩涡,甚至是不期而遇的险恶暗礁。能否顺利抵达对岸,往往在于我们是否竭尽全力,还是仅仅尽力而为。
谈及“竭尽全力”与“力求至善”,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一则广为流传的古老寓言故事:
猎人携其猎犬一同踏上狩猎之旅,一枪命中兔子后腿,使其痛苦不堪,兔子奋力逃窜。猎犬遵从主人的指令,紧追不舍。然而,兔子最终消失在视野中,猎犬无奈地返回猎人身旁。猎人怒斥猎犬:“你太无能了,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无法捕捉。”猎犬不服气地反驳:“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再说,兔子身负伤痛终于逃回了洞穴,它的众兄弟们纷纷围拢过来,惊讶地询问它:“那头凶猛的猎犬如此狡猾,而你却带着伤痕归来,究竟是如何甩开它的呢?”
兔子感叹道:“它只是尽力去做了,而我却是竭尽全力,它未能追上我,至多只是受到责骂,但若我未尽全力,那我的生命可能就堪忧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究竟是要竭尽全力,还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呢?
遭遇困难时,许多人常常倾向于为自己或他人寻找理由:“我已经竭尽全力了。”然而实际上,仅仅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挖掘人类自身的无限潜能,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所有的恐惧与阴霾,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最终可以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正因为全力以赴,我才比别人取得了更为卓越的成就。”
有人比喻人生如同一出戏;另一些人则认为,人生甚至比戏还糟糕,因为人生无法预演,更无法重演,根本不存在排练的机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当清晨,一只非洲羚羊苏醒,它便深知自己必须奔跑得比最快的非洲狮子还要迅速,否则将面临被吞噬的命运;同样,每当清晨,一只非洲狮子醒来,它也明白自己必须比最慢的羚羊跑得更快,否则将面临饥饿的威胁。不论你是雄狮还是敏捷的羚羊,每当旭日东升,你便需踏上征程,而且必须以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倾尽全力地奔跑!
故事二:
武汉某文化传播机构自去年起,每年都会举行评选活动,选出“年度最差员工”。每位员工需列举出他们认为表现最差的3位同事,并在选票上亲自签名。最终,得票数最高的3位同事将被调离原部门,公司人事部门将为他们安排新的岗位。
此举措一出,员工们普遍感到不安,还需进行实名制评选,一旦对方得知此事,今后如何共事便成了问题。
公司的小杨神情低落地说:“平日里,同事们相处得非常和睦,因此在首轮投票中,大家达成了一致,票数均等。然而,老板却当众宣布需要重新进行投票,并且亲自到场进行监督。最终,经过投票,有3名同事被选为下岗,其中两人选择了离职。”
看似是岗位轮换,重新分配岗位,然而被评为最差的员工,他们还有颜面继续在单位工作吗?即便他们留了下来,他们是否还能保持工作热情?是否还会对单位怀有感情?在我看来,除非是那些实在能力不足,别无他选的人,否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辞职离去。
春节将至,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大家心里都渴望能获得一些奖金作为回报,哪怕没有物质上的奖励,精神上至少也要有所慰藉。然而,到了年底,员工们却开始心生忧虑,既担忧自己会被淘汰,又害怕遭受同事的报复,甚至还要纠结于如何评判同事的表现,担心投票给心目中的“最差同事”会带来风险,这种心理上的煎熬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领导的意图在于:首先,旨在让员工树立危机感,明白若不尽职尽责,自己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因为群众的眼睛是明察秋毫的;其次,鼓励员工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与同事和睦共处,彼此关心与支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被同事选为淘汰对象。
这便是危机管理之道,旨在教导员工时刻保持警惕,预见潜在风险;具备危机意识者,方能持续奋斗,不断突破,从而为企业贡献更多价值。

或许这种临时的管理手段暂时可行,然而,若将其视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则它所散发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不仅无法提升员工的团结协作,反而可能加剧团队的分裂。
能否实施一种实名制来评选最佳员工,同时要求每位员工记录下自己与最佳员工之间的差距,并制定来年的改进计划?若未能履行承诺,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实施实名评选最佳员工,不仅能让当选者感到欣喜,也能让投票者感到满意。此外,这种做法还能促使员工通过反思和比较找到自身的不足,为来年的努力提供明确的方向。一旦作出承诺,公司便能有效地进行监督,激励员工不断进步,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这才是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才能真正激励每一个人。
故事三:
事务局计划进行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分配给秘书科一个名额,这让张科长感到十分头疼。秘书科总共只有包括他在内的三位成员,王、赵两位秘书不仅工作态度严谨,而且文采斐然,这让张科长在挑选上犯了难。
当天,局长指示秘书科准备撰写一篇理论性文章。张科长决定改变以往共同撰写的方式,将这个任务分别分配给了王、赵两位同事。他们意识到张科长此举是为了通过文章来选拔人才,于是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次日早晨刚一到岗,两篇文稿便规规矩矩地陈列在张科长的办公桌面上。张科长正准备审阅,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妻子急促的声音,她正与商场的一名服务员争执不休,因为服务员拒绝为她办理退货,双方争执激烈,要求他立刻前往现场。
张科长挂断电话后,急忙站起身来准备离开,然而刚迈出门口,他又转身返回,对赵秘书说道:“小赵,麻烦你用摩托车载我一程,这样能更快一些。”赵秘书的妻子身为商场经理,洞悉了张科长让他陪同的真正目的,于是欣然同意。
他们俩匆匆忙忙地走下楼梯,在慌乱之中,张科长不慎将手机遗留在办公桌上。待他们处理完事务,准备从商场返回单位时,张科长这才意识到手机遗忘在办公室,担心单位可能出了事情,于是催促赵秘书赶紧返回。
张科长踏入楼道,立刻听到秘书科那边传来了局长严肃的质问:“张科长,你刚才去哪儿了?”接着,王秘书胆怯地回应道:“可能去买东西了。”张科长心中暗自叫苦,知道局长最反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这次自己无疑正撞上了枪口:“快打电话让他立刻回来!”局长的语气中已经流露出明显的不悦。
王秘书的声音愈发低沉,带着一丝胆怯,她解释道:“手机遗忘在了办公室,因此无法取得联系。”
局长怒火中烧,大声斥责道:“这简直是胡闹!”张科长意识到事态严重,急忙快步走向屋内,意图亲自向局长说明情况,却没想到赵秘书从后迅速赶至,将他拉住。赵秘书示意张科长暂留门外,然后自己推门而入。
王秘书看到赵秘书踏入办公室,仿佛遇到了救星,急忙询问:“张科长已经回来了吗?”赵秘书听闻此言,故作惊讶,反问:“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回来呢?”言罢,他转过头,继续刚才的话题对局长说:“局长,您不是吩咐他撰写一篇理论文章吗?他昨晚整夜都在忙碌,已经完成了初稿,不过其中有些数字不太精确,今天一上班他就要去查阅资料了。”为避免打扰,特意将手机留在了办公室。”
局长恍然大悟,语气顿时变得柔和。“原来是这样。”张科长在门外稍作等待,觉得时机恰到好处,便不慌不忙地走进来,把刚才的情况又详细解释了一番。他的话与赵秘书所述完全一致。局长听后连连点头,张科长心中暗自庆幸赵秘书帮自己顺利渡过了这一难关。
午时,两位秘书正准备离岗返家,却意外地被张科长留下了。张科长提及有几位朋友前来,希望他们一同赴宴畅饮。王秘书心知肚明,张科长此举实为让他们陪酒,鉴于自己酒量有限,便以家中有事为由先行告退。而赵秘书则一口答应,并且不负所托,在酒席上频频举杯,尽管自己醉得不成样子,却并未让张科长喝得过量。宾客们也都尽兴而归。待张科长准备结账时,却发现赵秘书早已先行一步,账单已被他结清。
数日之后,局方发布了人员缩减的公告,其中秘书科被裁减的人员名单上,竟然出现了那位才智过人、勤奋努力的赵秘书的名字。众人对这一情况感到十分困惑,即便是王秘书也按捺不住好奇,向张科长提出了疑问。
张科长轻描淡写地笑了笑,说道:“这个小家伙是个机灵鬼,若是不让他离开,我这个科长的位置恐怕就难以保住了。”
故事四:
在采访EDS公司总裁罗斯·佩洛的过程中,一位记者好奇地询问:“贵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究竟有何独到之处?”罗斯·佩洛巧妙地回应道:“首先,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果断行动;最后,精准定位!”
他对他的话语让人感到困惑。通常情况下,我们应遵循预备、瞄准、发射的程序。然而,他所阐述的,实际上是EDS公司的经营理念。正因这一敢于打破常规的理念,EDS公司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迅猛发展。

最终,他这样阐述道:“我们并非在找到方法之后才开始行动,反倒是边行动边探索方法,边行动边设定目标。即便射击偏离了方向,也无需担忧,只需调整,然后重新开火。关键在于开火,在于采取行动!”
这位朋友在一家外资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他的业余生活几乎都投入到了对股市的研究之中。他撰写了大量股票评论,并在多家报纸的股市行情专版中设立了个人专栏。
他的邻居对股市知识毫无了解,却对他那过人的智慧充满敬意,时常登门向他咨询有关在股市中搏击的基本知识。每当这位朋友谈及股票,便如洪水般滔滔不绝。而他的邻居则在一旁专注地聆听他的讲解和分析。
某日,邻居手提大包小包,携带着众多礼物来到了我的朋友家中。朋友对此感到十分惊奇,不禁好奇地问道:“你这是要做什么?”邻居内心喜悦难以掩饰,回答道:“我刚首次炒股,竟然赚了上万元,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庆祝一番吗?”
那位朋友愈发感到惊讶,紧接着追问:“初次涉足投资领域,你有什么可靠的保障?竟敢如此果断地下定决心?”
邻居露出惊愕的表情,问道:“我是在听了你的分析之后才决定购买的,难道你并未购买过?”听到这话,我的朋友显得困惑而失落。
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不射则无中。”那些只停留在思想层面而不付诸实践的人,注定将永远困于成功之门之外。在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不是勇敢地付诸行动,而是开始担忧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以及如何应对失败。等到我们真正下定决心采取行动时,成功的靶心早已在我们的视野中失去了踪迹。
坚定地采取行动,在挫折中挖掘新的智慧和教训。唯有如此,在未来的尝试中,我们才能拥有更高的概率击中目标。
故事五:
初春的一个午后,几个好朋友特意来到黄海波的剧组探班。
众人发现黄海波时,他正拍摄一场动作戏份,不料拍摄过程中突发意外,黄海波重重地摔落地面,面部肌肉因剧痛而变形扭曲。
此刻,剧组成员以及特地前来的朋友们迅速聚拢在黄海波周围,确认他只是轻微擦伤后,便将他小心地移至一旁休息。此时,众人面面相觑,彼此对视,无人开口。尽管大家明白黄海波只是个配角演员,但未曾料到他虽然收入有限,却如此辛勤。就在那个时刻,剧组的工作人员匆匆跑来通知黄海波赶去拍摄接下来的戏份,之前一直皱着眉头、痛苦地哼哼着的黄海波,此刻却像是注入了鸡血一般,勉强支撑着身体站了起来,朋友们怎么拉都拉不动他。
黄海波拭去额头的汗珠,匆匆朝摄像机方向迈进,他的朋友们也急忙紧随其后。勉力支撑着身体,他在镜头前竭尽全力演绎着角色,尽管已经拍了多次,导演依旧不甚满意,怒气冲冲地走到黄海波面前,大声质问:“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要是再拍不好,我马上换人!”导演的怒吼一出,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黄海波的朋友们纷纷表示无法忍受,其中一位朋友大声疾呼:“难道你没看到他刚刚受了伤吗?”导演转过头,脸色也变得愤怒:“我当然清楚他受了伤,但戏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原因就停拍!时间宝贵,要么把戏拍得尽善尽美,要么就换其他人!”
导演喊来负责协调演员的副导演,准备更换人选。黄海波急忙上前,面带微笑向导演解释自己并无大碍。导演审视了他一番,显得有些迟疑。黄海波立刻用手拍打自己的胸口,以示自己能够胜任。在黄海波的强烈要求下,导演最终勉为其难地同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在这回,黄海波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他的演技表现得十分出色,既淋漓痛快又连贯流畅。任务圆满完成的黄海波脸上洋溢着笑容,一边拍着朋友的肩膀,一边邀请他们一起去用餐。
然而,几位挚友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去。他们满腔怒火,其中一位直言不讳的朋友径直质问:“黄海波,难道那点微薄的片酬对你来说如此重要?你既受伤又受责,你究竟在追求什么?”黄海波微笑回应:“我所追求的并非那点拍电影的收入,而是我的表演梦想!只有在投身于表演的旅程中,我才能将我所有的激情与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且,也只有在这段表演的旅程中,我才能体验到无比的满足感。”为了这个梦想,受这点伤和委屈算什么呀!”
黄海波拍了拍朋友的肩膀,接着说:“我们啊,别太看重自己,但事业却是不能马虎的!一旦把事业看重起来,那些小挫折、小批评也就不再放在心上。只要把事业和梦想摆在首位,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伤害也就不值一提了。”
黄海波话音刚落,四周陷入了一片寂静。片刻之后,一位朋友轻轻拍了拍黄海波的肩膀,紧接着,有人情不自禁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伙计,你真棒!”
数年后,黄海波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在《媳妇的美好时代》里凭借出色的演技迅速赢得了广泛关注,更荣获了“经济适用男”以及“国民老公”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