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局长签字
该单位有一支笔代表,我们局中的这支笔便是李局长的象征,局内所有经费的报销单据都必须由李局长亲笔签署后,方可递至财务部门进行报销。若缺少李局长的签名,那么报销事宜就只能自行承担。
然而,李局长那看似无心的举动,如今这第三次斥责显然是有意为之,他内心不禁感到震惊,老人当众责骂他,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为了缓解尴尬局面,牛国振急忙掏出一支烟递向老人。
不知是牛国振没有递好,还是老人不情愿接,烟掉到了地上。
据传,在后续的评估中,东荆县荣获了全省文明城市建设领域的桂冠。评估小组的反馈中提到,将民众福祉置于各项工作的最前沿,是文明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文明城市评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3、高校生村官
大奎语气低沉地宣布:“我这芝麻官的职位,我是不会再担任了。”他的表情,就如同久旱不雨的枯萎禾苗,显得无力和沮丧。
乡长波澜不惊,微微一笑:“呵呵,有屁就放,我不嫌臭。”
大奎吞吞吐吐地开口道:“我曾经说过的话,岂能随意当作耳边风……”回想起三年前,当石庙村的老少爷们将他推上村主任的位子时,他信心满满地拍着胸脯,承诺三年内定能解决全村人的温饱问题。然而,时至今日,石庙村依旧戴着贫困的帽子,每年都要依赖国家的救济金度日。

乡长轻声叹了口气,未发一言。记得当年大奎接任村长职务时,乡长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大奎是个有才干的人,面对村民的嘲笑,他毅然承包了村里的荒山。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他成功打造出一个四季飘香的果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榜样。他上任村主任的第一年,便自掏腰包购买了数百斤优质高产的杂交油菜种子,无偿提供给村民们种植。不料,他的言辞并未获得他人的信任,大家仍旧坚信种植本地油菜种子更为可靠,即便种一葫芦可收获两瓢,也至少不会赔光老本。第二年,乡里引进了奶牛,每个村子分配了20头,在大奎的积极争取下,石庙村额外获得了5头。尽管款项需在两年后支付,但石庙村无人敢去领养这些奶牛。他们既担心前方有狼,又害怕身后有虎,其中一部分人因缺乏饲养知识,担忧奶牛可能患病,或是担忧喂养的奶牛无法产出足够的奶,还有的担心生产的奶无人购买……
大奎摇了摇头,带着一丝委屈的语气说道:“做了三年的村长,我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奔波,直到鸡鸣时分才得以休息,分文工资未得,果园的管理也全靠妻子一人承担,为此她没少和我争执。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人良心丧尽,对我个人的事情格外细心,而面对大家的困难却随意敷衍……”
乡长怜悯地说:“再熬几天吧,下个月就该换届了……”
乡长未曾料到,在石庙村进行换届选举的过程中,村民们反复投票,竟未能成功选出一位村主任。不论选举到哪位候选人,他们纷纷摇头,仿佛拨动拨浪鼓般,坚决拒绝接受这一职位。正当乡长为此事感到困扰时,一位刚从高校毕业、返回家乡的二奎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既然无人愿意担任,那我来试试!”
村里的老少爷们纷纷鼓掌,仿佛在起哄,一致赞同二奎担任村主任。
乡长的面容微微放松,嘴角露出了一抹如佛祖般的慈祥。不论对方是谁,只要有人愿意应战,便注定会落入他的手中。
回到家中,大奎对二奎抱怨道,你并非拥有三头六臂,怎能独力治理整个村子呢?这分明是胡闹一通!
二奎微微一笑,开口道:“哥,你未能让石庙村实现脱贫和富裕,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无法做到。你不仅需要对我抱有信心,更要给予我更多的支持。”
事后,二奎前往县农村合作银行,成功借取了5万元款项,随后他前往邻县,购置了60头小尾寒羊。随后,二奎主持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他神秘兮兮地宣布:“这60只优质羊只能分配给十户人家饲养,饲养者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要求:首先,须具备至少一年的养羊经验;其次,家中需有成年男性劳动力;再者,家庭中不得有老人、弱者、病患或残疾人士;此外,饲养者不得有经济压力;还要确保没有违反村里的规章制度……待母羊产羔之后,三年期满时,饲养者需将20只羊交给村里,作为本金和利息的回报。”另外,不准私自出售,到时候村里统一收购……”
这下喧闹了,会场上闹哄哄的,像蜜蜂炸了营。

然而,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大家不得不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挑选,最终,成功选出了十户人家。
老少爷们兴奋不已,眼中闪烁着光芒,羡慕地注视着那些当选的饲养户。当选的饲养户们眉宇间洋溢着喜悦,面容上洋溢着幸福的神采。
没多久,二奎离开了石庙村,扬言要到南方打工去。
此后,"小尾寒羊"成为了村民们闲聊时的热门话题。养殖户的亲朋好友纷纷上门,软磨硬泡地拿走了一只只羊羔来饲养。即便与他们并无瓜葛的人,也纷纷托关系、送礼金,想尽办法带走一只羊羔……
到了第三个年头,石庙村每家每户都饲养起了小尾寒羊,人均收入攀升至两万元以上,因此声名远扬,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之村。
在当年的换届选举中,二奎获得了全票支持,成功连任石庙村的村主任职位。
4、求职也有“搭盆菜”
冬日的某日,我正站在小超市内等待结账,目光穿过透明的玻璃墙,发现一只萌态可掬的小狗正趴在墙外,它的鼻子因挤压而显得扁平,似乎急于想要穿越墙壁。就在这时,我身后一位女士向狗狗开口说道:“贝贝别急,我马上就出来了,在这冷热交替的环境中,很容易着凉的。”
听起来这声音颇为熟悉,我转过头瞧去,咦,这不就是过去的邻居阿青吗?我还能记得,她以前总是会说:“真是难以理解那些养狗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