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京城举办了一场名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的中外记者见面会。在此次活动中,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代表们与中外记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了“致力于专精特新道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壮大发展”这一主题。新华社记者潘旭进行了现场摄影报道。
新华社于北京5月13日发布报道,主题为:探索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化的发展路径——五位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奋斗历程。
新华社记者韩佳诺、周圆
真正的创新,源自对极致境界的不懈探寻。在芯片领域辛勤耕耘近三十年,葛群先生不仅跨足新型储能领域,更作为上海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对“创新”二字有着独到的感悟。
1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一场名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的中外记者见面会。在此次会议上,葛群及另外四位来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代表们,就“如何走专精特新之路,以壮大和提升先进制造业”这一主题,与在场的国内外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分享了各自的奋斗经历。
芯片的尺寸需不断缩小,其储存能量的时间也要持续延长,尽管这两个领域之间看似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葛群眼中,它们对于成本与效率的极致追求却是高度统一的。

在技术攻关的过程中,葛群率领团队辛勤努力,连续多日不懈地试验各种电解液配方,并实时关注这些配方引起的微妙变化,同时对技术细节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我们借鉴了芯片行业对成本效益和良率极致追求的方法论和丰富经验,将其跨领域应用于储能行业,以加速储能技术的突破。”葛群表示,这种对极致的追求正是推动专精特新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据数据显示,我国成功孵化了超过十四万家专精特新的中小型企业,而其中的“小巨人”企业更是达到了一万四千六百家。这些企业以其专注、专业和专长为特点,在各自的领域内掌握了独特的“绝技”。
夏梦莹,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临床运营资深总监,她表示:“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运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致力于开发出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的药品。”
新药与民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正式上市前,必须通过临床试验来检验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夏梦莹不仅参与了11个创新药物在全国范围内的临床试验工作,还承担了相应的责任。目前,已研发上市的两种针对胃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创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每当看到患者因检验单上疾病指标的好转而喜悦不已,或是经过五年以上的治疗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夏梦莹便深感自己的坚守与付出极具价值;即便前路充满挑战,她依然坚信,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让众多患者抢先体验到全球领先的疾病治疗方案。她的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电子陶瓷材料,正是浙江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童建喜,深耕多年的领域。
电子陶瓷材料对通信信号的传输品质至关重要。童建喜及其团队不懈钻研,经过长期的努力,成功研制出超过10种新型陶瓷材料。这些材料已在5G通信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童建喜表示,这并非仅仅是所谓的“独门绝技”,实则乃是我们企业在特定领域内持续耕耘三十载的成果。他坚信,将继续将这项“绝活”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离不开一颗颗饱含热诚的匠心。
杨兴德任职于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机热工程部卫星总装工艺工程师一职,他的主要职责在于确保卫星能够从设计图纸顺利过渡到成品,实现完美转换。
整星电缆的走线方式、所选用的工装吊具类型、总装流程的安排等等,涉及众多工序和数百个测试项目,每一个细节都需经过严格的处理。杨兴德在机械加工、电装、电缆处理、组装以及工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不断钻研技术,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他所参与的多个卫星项目,均成功实现了“我国首颗”的突破。
每当抬头凝视璀璨的夜空,我深知那颗由我亲手发射的卫星正为我国的国土监测和防灾减灾工作贡献力量,一股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便油然而生。这位在航天领域耕耘了二十余年的工程师深情地述说着。
在过去的十五载岁月里,江苏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亮始终致力于一项事业——那就是为我国机床配备上自主研制的刀具库。
刀库作为工业刀具的储存核心,实现了手动换刀向自动换刀的快速精准转变。鉴于进口刀库的高昂价格,陈亮毅然决然地决定将所有积蓄用于自主研发。在攻克链式刀库技术难关的过程中,他和团队在实验室搭建了临时床铺,连续三个月驻扎在车间,经过183次不间断的试验,他们终于逐一攻破了核心技术。公司生产的链式刀库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
制造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必须有人来坚守这份精湛技艺。面向未来,我们致力于将更多的技术短板和弱项转变为强大的竞争优势。陈亮如此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