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聘任制书记员作为辅助司法工作的重要力量,其公开招聘工作日益规范化、常态化,各地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陆续发布聘任制书记员招聘公告,面向社会吸纳优秀人才,以下结合最新招聘信息,对聘任制书记员公开招聘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梳理。

聘任制书记员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聘用从事案件记录、文字处理、档案管理等辅助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同于公务员编制,聘任制书记员一般通过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合同期限通常为3至5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表现和岗位需求续聘,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试行)》等文件要求,各地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旨在优化司法辅助人员队伍结构,提升司法服务效能。
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已启动聘任制书记员招聘工作,涵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部分中西部地区如四川、河南、陕西等也陆续发布招考计划,据统计,单次招聘规模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全年累计招聘需求超万人,反映出司法机关对书记员岗位的持续需求。
聘任制书记员岗位主要分为三类:
各地招聘条件大同小异,通常包括:
部分岗位对专业有特定要求,如法律、文秘、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优先;具有法院、检察院工作经历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可在笔试或面试中享受加分政策。
聘任制书记员招聘一般按照“发布公告—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的流程进行,部分省份将增加技能测试环节。

笔试:主要测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内容包括: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或情景模拟方式,重点考察语言表达、应急应变、岗位匹配度等能力,部分岗位增加现场速录测试(要求每分钟120字以上,准确率95%以上)。
技能测试:针对技术辅助岗或案件记录岗,可能开展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电子卷宗归档等实操考核。
聘任制书记员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部分组成,具体标准因地区、单位而异,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例:
整体来看,年薪可达8万至15万元,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截至2024年6月,近期发布的重点招聘信息包括:

各地招聘详情可通过“XX省/市法院/检察院官网”“XX人事考试网”查询,建议考生及时关注官方渠道,避免错过报名时间。
Q1:聘任制书记员与事业编制书记员有何区别?
A:聘任制书记员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合同制用工,不占用编制,薪酬以合同约定为准;事业编制书记员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入职,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享受财政拨款工资和福利待遇,聘任制书记员流动性相对较高,而编制内岗位稳定性更强,晋升渠道也更明确。
Q2:非法律专业考生能否报考聘任制书记员?
A:可以,虽然部分岗位优先招录法律专业考生,但多数地区招聘公告未限制专业,仅要求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可通过自学或培训掌握),非法律专业考生若文字功底扎实、速录技能突出,同样具备竞争力,建议在备考时重点复习公共基础知识和法律常识,弥补专业背景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