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各区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工作已陆续启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的招聘计划主要集中在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及浑南区等主城区,旨在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以下为最新招聘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招聘条件、报名方式、考试内容等关键环节,供参考。

根据各区发布的官方公告,本次沈阳市社区工作者招聘总人数约500人,其中和平区招聘80人,重点面向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较重的街道;沈河区招聘70人,侧重智慧社区建设相关岗位;皇姑区招聘90人,突出“一老一小”服务领域;大东区招聘60人,聚焦基层党建与矛盾调解;铁西区招聘100人,覆盖网格化管理与应急管理;浑南区招聘100人,重点补充新兴社区的公共服务岗位,岗位类型包括社区党务工作者、便民服务专员、综合治理专干、文化体育指导员等,部分岗位要求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
报名采用线上方式,统一通过“沈阳人才网”(www.syrc.com.cn)或各区政府官网“人事信息”专栏进行,具体时间节点以各区公告为准,和平区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月7日,沈河区为3月5日至3月11日,皇姑区为3月10日至3月16日,报名截止后不再补报。
报名流程包括:注册个人账号→填写《社区工作者招聘报名表》→上传身份证、户口簿、学历学位证书、相关资格证书及工作经历证明(所有材料需扫描为PDF格式,大小不超过2MB)→选择报考岗位→资格初审(一般1-2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打印准考证(考前3-5天开放下载)。
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成功后不可修改,请考生根据自身条件谨慎选择。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均采用百分制,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由各区财政保障,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岗位补贴、绩效工资及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基本工资标准为每月2800-3500元(根据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调整),岗位补贴每月500-800元,绩效工资按季度考核发放,年均总收入约6-8万元,享有带薪年假、年度体检、岗前培训及职称晋升机会,表现优秀者可推荐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或街道后备干部。
问题1:非沈阳户籍但在沈阳读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社区工作者?
解答:部分区对非户籍应届毕业生开放报考资格,但需提供在校期间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证明(或沈阳辖区居住证),浑南区2024年招聘公告明确,2023-2024届沈阳高校毕业生,且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沈阳辖区就业、居住的,可不受户籍限制报考,建议考生仔细阅读目标区的招聘公告,或直接咨询当地人社局确认具体条件。
问题2:持有中级社会工作者证书的考生,笔试能享受多少加分?加分如何计算?
解答:根据沈阳市各区统一政策,持有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中级)的考生,笔试成绩加5分;同时持有初级证书的,不重复加分,按最高级别计算,加分需在报名时上传证书原件扫描件,经资格审核通过后生效,最终笔试成绩为原始成绩加分后的结果(如笔试原始成绩75分,加5分后为80分),若审核发现证书造假,立即取消报考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