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是当时就业市场的重要事件,吸引了大量求职者的关注,此次招聘涵盖教育、医疗、基层服务、专业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以下从招聘范围、岗位特点、报考条件及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

2019年四川省公开招聘呈现出“覆盖广、层次多”的特点,从上看,招聘单位包括省直机关、成都等21个市(州)及下属区县,部分偏远地区如甘孜、阿坝等地也推出专项岗位,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从单位性质看,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均有涉及,其中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是招聘大户,四川省教育厅直属中小学招聘教师超千人,涵盖中小学各学科及学前教育岗位;卫生健康系统则重点招聘临床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部分三甲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和执业资格提出更高要求,基层服务项目如“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也同步开展,招聘对象面向应届毕业生,服务期满后享受定向考录等优惠政策。
不同岗位的报考条件差异显著,综合类岗位(如行政、文秘等)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以管理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为主,部分岗位限制“应届毕业生”或“具有相关工作经历”;教育类岗位普遍要求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师岗位需通过普通话二级甲等测试,幼儿园教师则强调舞蹈、美术等技能特长;医疗类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三甲医院临床岗位多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且需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基层医疗机构则适当放宽至大专学历,面向本地户籍或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倾斜。
年龄方面,大部分岗位要求18-35周岁,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40周岁,部分特殊岗位(如高级技师、紧缺人才)年龄限制更为灵活,少数民族考生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地的招聘中可享受笔试加分政策,退役士兵、基层服务项目人员等群体也设有定向招聘岗位。

招聘流程严格遵循“发布公告—网上报名—资格初审—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的规范,报名多采用网络方式,通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进行,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结束后由招聘单位资格初审,笔试科目根据岗位类型划分,综合类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教育类考《教育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医疗类考《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部分岗位加试英语或计算机能力。
面试形式以结构化面试、试讲、技能操作为主,综合类岗位侧重考察逻辑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教育类岗位通过模拟课堂评估教学水平,医疗类岗位则注重临床技能和病例分析,总成绩按笔试、面试比例(多为5:5或4:6)计算,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考察侧重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情况。
2019年四川省公开招聘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向基层倾斜”,通过提高基层岗位待遇、放宽报考条件等方式鼓励人才下沉;二是“注重专业能力”,部分岗位取消“应届生”限制,面向社会有经验人才开放,强调人岗匹配;三是“服务高校毕业生”,开发大量“就业见习岗”,为应届生提供过渡机会,招聘信息发布更加透明,各级政府官网、四川人事考试网、四川人才网等平台实时更新公告,避免信息不对称。

问:2019年四川省事业单位招聘中,非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哪些岗位?
答:非应届毕业生可报考要求“具有X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岗位,或部分不限工作经历的岗位,医疗系统的临床医生岗位常要求“有执业医师证且1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综合类文秘岗位可能要求“2年以上办公室工作经历”,具体需查看岗位表中的“其他条件”栏,部分岗位面向社会人员定向招聘,非应届生需确保档案、社保等符合要求。
问:少数民族考生在甘孜州招聘中如何享受加分政策?
答:根据四川省相关规定,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当地事业单位时,笔试成绩可加5分(需提供户籍证明和身份证原件),加分仅适用于面向当地或面向少数民族的岗位,且需在报名时提交加分申请材料,经审核通过后生效,若岗位同时符合多个加分条件,不累计加分,按最高分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