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佬专栏第11篇文章将在公众号以连载形式发布,全部由刘老佬撰写。
本文有录音:
为了不被“新生代”甩在身后,近几年我经常上网浏览。但有时候看到一些文章,让我很焦虑。比如《某妈妈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长大》《对不起宝贝,放下工作养不活你,拿起工作陪不活你》……换了文章,看到《全职妈妈在家庭地位低,女性要自立》《全职以孩子为重,丈夫居然要离婚》……天呐,不管怎么说,这话都说得有道理,但无论怎么说,都给人一种迷茫和无力感,很难不焦虑。
其实做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只是不同人做出的选择,各有各的优缺点,没有一种选择是绝对正确的,我们只能说年轻的妈妈们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保持冷静的心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些职场妈妈总是担心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会疏于管教,因此自责,但依然改变不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的现实。其实没必要陷入这种焦虑之中,时间的有限,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一些取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既拥有好的事业,又拥有幸福的家庭,关键是要有相对更好的方式来陪伴孩子。
年轻时事业心急如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了。尤其是在事业上升期,出差、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这边付出多了,那边必然就少了。当时我就在想,怎样才能不错过孩子的成长,不疏远和孩子的关系,不耽误孩子的教育?于是,就有了我的“远程育儿法”。
首先,陪伴要真实、有重点。换句话说,陪伴要有质量。我们陪孩子读书、玩耍时,才能全身心投入,和孩子分享生活中的琐事,孩子感受到乐趣、进步,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两者的区别在于,陪伴的时间是否足够,还是互动是否用心。
罗罗和刚刚小的时候,还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我和孩子们受到的诱惑都比较小。我那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有空就看故事书、科普书,忙的时候就看跟生意有关的书。孩子们总会陪着我翻看家里两个书架上的书,慢慢地就爱上了看书。玩玩具、玩游戏的时候,我也很用心。我真的把自己当成孩子们的朋友了,不让孩子们觉得我只是敷衍了事,他们才会真正认可我的师生情谊。
现在时代不同了,网络发达了,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抱着手机陪孩子,心不在焉,抱怨孩子喊这喊那,不会自己玩。我能理解这种情况,毕竟我自律性很强,一辈子没事就刷手机,看书学习不如刷网页轻松。但年轻的父母们,如果想让孩子成绩更好,亲子关系更好,将来晚年无忧,现在就是下手的时候了。陪孩子的时候多用心就好,八岁前把亲子关系打好基础,以后几十年就少了烦恼。
“异地亲密育儿”的第二点,是懂得延伸陪伴的概念。也就是说,陪伴不一定非要在一起,爱也可以隔着距离表达。当孩子需要我们倾听时,了解他们的情绪。当孩子需要我们的建议时,我们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心灵上的陪伴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存在。爱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只在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记得高中时,罗罗有一次期末考试考得不好,成绩下降了很多,心情很低落。恰巧成绩公布那天,我出差了,一个星期后才回来。我没有安慰她,也没有开导她,就走了。在火车上,我心里想着这件事。这段时间,孩子最需要家人的引导和帮助,但那时电话并不普及。我该怎么办?写封信。
当晚,我在酒店给罗罗写了十页纸的信,给她讲了一些我学生时代的故事,还有一些名人励志的话。什么?如果当成动力,那是好事,如果不能挽回,那就是失败。告诉她,高考不光是能力,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妈妈相信她的能力。
后来罗罗告诉我,这封信对她影响很大,让她很快走出了低落的情绪。结果,她上了大学之后,我和她之间养成了写信的习惯,互相倾诉生活,她也愿意把心里的秘密告诉我。就这样,无论罗罗去哪里,我和她之间的亲密关系从未淡化,我一直陪在她身边。
第三,要加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因为母亲往往是一个家庭中最懂教育的人,但通常却不是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人。没关系,母亲可以用自己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陪伴孩子有限的时间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对孩子的行为发展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跟很多家庭一样,因为工作忙,就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但是老人也宠坏了,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我没有什么怨言,我很感谢老人帮我照顾孩子,尤其罗罗小的时候,还是我80多岁的奶奶帮我照顾。我觉得老人照顾孩子已经很辛苦了,我又何必抱怨呢,还不如加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你给孩子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有明确的是非观,那么别人对孩子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弱,对吗?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比较调皮,晚上写作业总是坐不住,为了强化他学习的自觉性,我跟他做了一个小约定:晚上七点到九点是学习时间,妈妈会比赛一下,看谁在这两个小时里不离开书桌,学习更踏实。儿子答应的很开心,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困难。
于是,在最初的几天里,我坚持每天晚上在约定的时间陪他学习,引导他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帮助他找到学习的乐趣。当然,我也鼓励他每隔十分钟离开书桌一次。当他每半小时离开书桌一次时,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了。这期间,故意输两次,告诉他,“儿子,你真厉害,你坚持学习了一个小时,连妈妈都比不上你。”当儿子逐渐养成固定时间学习的好习惯后,无论我在家与否,他都完全可以很好地约束自己。
这样,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注重陪伴的质量,不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用各种充满爱的方式,强化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让妈妈成为情感上最亲近孩子、教育最有效的人。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但又要确保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这就是我的“有距离又有亲密的育儿法”。
知道了这个方法,我们也要明白它的含义:时间不够没有大不了,哪怕我们在不同的城市,距离不重要,在职场上打拼也不会妨碍我们成为孩子最亲近的人。这个社会应该给职业妈妈更多,不要觉得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就不是好妈妈。职业女性也应该给自己更多的肯定,全面发展一点也不会伤害到孩子。不要轻易给别人贴标签,也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这也是有偏见的。对孩子的付出和教育,不能简单地用在一起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给予爱比给予时间更重要、更有效。每个孩子都是聪明、敏感的,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做对的事,他们就会清楚地明白,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妈妈的爱一直在。
看到刘姥姥写的文章,我感到很惭愧。她第一点好像是在指责我。我和刘爸都很不注重花时间陪孩子。导致六六现在的状态很糟糕。但我也不着急,毕竟孩子才八岁。如果我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努力调整,总能解决的。
我改变了每日更新的节奏,拒绝了一切能给账号带来发展的机会和尝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和照顾孩子,幸运的是,我为孩子做出的努力也成为了公众号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帮六六背诗设计的记忆表,帮琪琪选米粉的米粉对比。我不想逼迫自己继续每天工作18到20个小时来保持每日更新,也不想请一堆专业编辑让账号偏离我内心想要的,所以我就随心所欲地陪你们吧。我努力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无论是文章还是产品。
这几天看到好几个公众号说不点赞不互动,公众号就会从你的订阅号里消失。我这才意识到,订阅号里看不到我们的推送通知的原因,不是我手机问题。如果不想迷路,请给我们的公众号点个星吧。如果喜欢每一篇文章,欢迎转发评论阅读,没有为了凑足每日更新量而加更的文章,就不打扰你们太多了~~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