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100+份优质法律书单,培养法律感性认识与思考能力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10-26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获取 100 多本优质法律图书清单

麦都君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读书季。麦都君本着讲故事、趣味性、基础性三个原则,精心考虑,为大家精选了这16本法律入门好书。其中,既有经典读物,也有近两年的新书。

对于新生,麦杜军认为,首先要培养的是对法律、法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兴趣和爱好。爱是一切动力的源泉;然后培养对法律最基本的认识——在麦杜看来,那就是法律的复杂性。是的,法律的本质就是复杂性,因为它是复杂生活的投射,所以不要指望在法学院学到一劳永逸、未来适用的标准答案。法学院真正应该教给你的是面对复杂性和如何思考。

作者=麦杜军 整理自网络

01

西窗法雨

作者 |刘星

版本 |法制出版社 2022年4月

【内容简介】本书以亲切、平和、幽默的方式讲述西方法律文化,对看似随手拿起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评论。它讲的是西方的法律文化现象,却时刻启发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观念不留痕迹地调动读者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问题。这篇文章简短而令人兴奋。通过讲述故事,读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作者前沿、前沿的研究经历。在这样的探讨中,他们可以进入法律智慧的世界,享受智慧的快乐。

【一句话推荐】西方法律东传是中国近代法治的起点和背景。这是一本出版近20年仍无法替代的入门书籍。它美观且易于阅读。通过短篇小说,培养新法律从业者对西方法理学的理解。基本认知。

02

中国农村

作者 |费孝通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09期

【简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做过很多事,实地考察考察,总结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本书介绍了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代表作的《乡村中国》、《生殖制度》、《乡村建设》、《皇权绅权》四部著作。乡村社会。它们可用于社会学工作或教学和研究人员参考。

【一句话推荐】法律植根于社会的土壤。在学习西方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对中国社会有深入的了解。几千年的本土传统塑造了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血液中。学法律的人是不能忽视的。费老的作品并不复杂,读久了就变得新鲜。

03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作者 |瞿同祖

版本 |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期

【简介】《中国法与中国社会》堪称法律专业人士和非法律专业人士必读经典,社会科学常识读物。本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观念上。两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这也是中国法律重点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推荐】瞿同祖先生的贡献几乎——夸张一点——感觉就像是“从地里冒出来”或者“凭空冒出来”。进一步阅读:

04

致法学院学生的一封信

作者 |陈绍文

麦都出品·即将推出

【内容简介】《致法学院学生的信》收录了作者陈绍文与青年律师之间的45封信。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学业、事业、生活、爱情、家庭等各种典型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给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对法学学生以及其他法律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激励和指导价值。有启发性。

【建议】生活需要我们回答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如何安定下来并过上成功的生活是我们所有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所以这四十五封信其实就是我这些年对生活的感悟。我希望我能把它们传递给大家,感染大家,而不是刻意影响大家。进一步阅读:

05

给年轻律师的一封信

作者 | [美国] 艾伦·德肖维茨

译者|山波

版本 |法制出版社2018年7月

【简介】本书是美国最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艾伦·德肖维茨(Alan Dershowitz)写给年轻律师的职业忠告和忠告。这些建议包括对律师职业的实用建议,也包括对法律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职业理想和人生态度的建议。这些建议和思考超越了特定的法律体系,具有普遍性,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年轻律师和法学院学生。对于职场律师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励志书籍。

【推荐】德肖维茨教授讲述了一个法人的成功之路的故事。你不必走他的路,但你必须了解他的路,因为这一定会帮助你走好自己的路。

职场励志小说推荐_职场励志小说排行_职场励志小说推荐完结

06

如果你不知道死亡,你怎么能知道生命呢?

作者 | [日本] 上野正彦

译者|王文婷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期

【简介】本书是日本首席法医上野正彦的畅销书,已售出65万册。作者将60年的法医生涯浓缩成43个真实的故事,用简单却有趣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一幕幕场景和死亡。相关的悲喜剧深深感动了无数人:一个被残忍杀害的孩子眼中的最后一幕,一个老人临终前冻死在被子下的孤独,还有用生命去爱的伟大母爱。以身体为盾牌,保护心爱的儿子。这就是拥有2万次体检的前东京都监察医长眼中的生命尊严。请让作者为您讲述这些生与死的故事。

【一句话推荐】如果说法律的本质是复杂性,那么每天负责解剖尸体的法医恐怕是最了解人性和生命的复杂性的。有些生活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经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它们。和理解。进一步阅读:

07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 | [美国] 哈珀·李

译者|李玉超

版本 |译林出版社2017年02期

【简介】《杀死一只知更鸟》在西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是美国中小学必读的书,是图书馆借阅次数最多的书,也是英国青少年最喜欢的书。根据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在投票中,它甚至超越了《圣经》,成为“最具启发性的书”。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为人类家庭教育树立了典范,并提供了极具实践性的例子和论证。与许多试图保持孩子心灵纯洁的虚构故事不同,它着重于教导孩子如何在苦难中体会恩典,在不平中积义,如何在充满丑恶和问题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精神正派。 。 。

【一句话推荐】《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它在教育领域的意义使其突破国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成长小说之一。进一步阅读:

08

正义有最终决定权

作者 |何凡

版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10期

【简介】《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也是一本了解英美法系的经典通俗读物。斯卡利亚大法官去世后,奥巴马总统该如何提名人选填补空缺?扭转同性婚姻和健康保险案件潮流的最高法院未来会变得更加开放还是保守?在这个“互联网+”相连的时代,法官们会引用“维基百科”词条来做出最终判决吗?社交媒体上汹涌的舆论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吗?他们对于《傲骨贤妻》这样的律政剧有何看法?辛勤办案之后,法官们为何热衷于参加“莎士比亚节”,通过模拟审判来评判莎士比亚案件?听何帆法官与美国大法官有说有笑,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美国最高法院。

【一句话推荐】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刚接触法律的人既西化又接地气。何凡法官畅谈大洋彼岸的经典案例、风云人物、司法八卦,同时心系中国。正义,来回观望。进一步阅读:

09

温柔的正义

作者 | [美国] 琳达·赫什曼

译者|郭硕

版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03期

【简介】桑德拉·戴·奥康纳和金斯伯格以前的友谊超越了政党、宗教、地理和文化,并改变了宪法和美国本身,使之成为所有女性更加平等的地方。作者讲述了分别是第一位和第二位女最高法院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和金斯伯格交织的生活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她还阐明了两位法官如何塑造现代女权主义的法律框架,包括就业歧视、堕胎、性骚扰以及许多其他与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本书将这些女性的担忧与温暖的个人轶事和法律细节结合起来。

【建议】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法律需要有人去挑战它、改变它。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这条路就是金斯伯格的诉讼一路打到了最高法院。在那十年里,我认为金斯伯格更像是一位有远见的革命家,而不是一位优秀的诉讼律师。她能够预见未来十年社会观念的发展趋势,战略性地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案件提交最高法院,从而让最高法院有机会根据社会变化解释宪法。 。进一步阅读:

10

法律论文写作

作者 |何海波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03期

【简介】法律论文的写作有普遍的规范和通用的方法。本书作者在英国学习和撰写论文时,在名师指导下接受了专门的学术训练。此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编辑,对论文写作有深入了解。本书分为七个部分:选择题、文学、调查、论证、零件、写作和伦理。每个部分都从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轻松有趣的语言,并用详细的例子详细讲解法律。论文写作。本书对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句话推荐】最贴心的法律论文写作指南,从写第一篇PAPER开始,你就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进一步阅读:

11

荆棘丛:我们的法律和法理学

【简介】关于法律和法理学,本书讨论了一些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什么是法律?如何分析先例?法律规则的作用是什么?法官如何适用法律?法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指导?法制教育与社会现实有何差异?

《荆棘丛》写于1930年,90年来一直是美国法学院学生开始学习法律的必读书籍之一。它是一本畅销经典,为法学学习、法学教育、法律应用提供指导。无数的法学院学生和律师。

作者卡尔·卢埃林是20世纪美国著名法学家、法律现实主义代表人物。 《荆棘丛》是他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一年级学生举办的一系列讲座的巅峰之作。在本书中,他向学生讲解:法律是什么、如何分析先例、法官如何适用法律、法学院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指导、法制教育与社会现实有何差异等;针对美国法律制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案例教学方法和影响案件审理的因素,对法学教育中的诸多不足进行了无情的批评,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本书还收录了美国合同法权威、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教授斯图尔特·麦考利 (StewartMacaulay) 撰写的序言,以及译者王绍熙先生的评论,概述了当前合同法的实务。 “荆棘”的意义。独特的分析。

【一句话推荐】畅销90年的经典法律床头读物。美国一代法学家卡尔·卢埃林对法律、法律和法律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本书中还包括美国合同法权威斯图尔特·麦考利教授。作者撰写的引言,以及译者王绍熙博士的评论文章,帮助读者充分理解了至今仍值得一读的《荆棘丛》的经典价值。

12

山洞里的神秘案件

作者 | [美国] 彼得·萨伯

译者|陈福勇、张世太

版本 |九洲出版社2020年9月

【简介】《洞穴探险家案》是美国法学家富勒于1949年发表的一则假想公案:五位探险家被困在山洞里,“不得不”吃掉其中一人才能生存。韦特莫尔提出了建议,但在实施之前就后悔了。最终获救的四人被指控犯有谋杀罪,被一审法院判处绞刑。 -他们犯有谋杀罪吗?富勒发明了上诉法院五位法官的意见,融合了当时法哲学各流派的观点。 1998年,Saber继续就该案撰写了九个新观点,也将20世纪法哲学的新发展引入讨论。

富勒的案例经过巧妙设计,允许争论在多个方向上发展,从而成为不同观点之间争论的场所。该案件本身连同虚构法官的演讲,已成为法律初学者讨论重要法律原则的必读文本。本书也被高度评价为一本激发思考的优秀通识教育教材。

【一句话推荐】这是一本思想书籍,也是一本原创的法理学思维。尽管作为思考背景的案件是虚构的,法官的意见是捏造的,但作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思考是真实的,具有重大意义……严谨的法律推理,公开的理性辩论,公开的对话,不断寻求正义……至关重要。有了这些品质和能力,我们虽然不能轻易实现正义,但接近正义的希望永远不会在黑暗中消失。

13

重温洞穴奇案

【简介】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他虚构的《凯夫案》。五名探险家被困在一个山洞里。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他们缺乏食物,于是决定抽签吃掉其中的一只。获救后,四名幸存人员被指控犯有谋杀罪,一审被判处死刑。被告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富勒扮演五个角色之一,想象最高法院五位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五十年后,《哈佛法律评论》编委会邀请六位法官和学者再次审理此案并撰写判决书,呈现对此案的重新思考和辩论,并邀请哈佛法学院教授戴维·夏皮罗撰写评论。本书就是这11条判例和1条评论的完整集锦。

【一句话推荐】这本小册子汇集了富勒1949年撰写的五篇判决书和1999年发表在《哈佛法律评论》上的六篇新判决书以及简介的译文。我希望这本小册子能被翻译成中文。对一个经久不衰、永恒问题的再次表达,或许可以启发法律实践者进一步思考法律与人性、道德与公平的关系,从而推动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正如夏皮罗教授所说:“酒不需要常春藤,百合花不需要镀金。”这个最初由富勒教授创作的故事从未结束。对与错的判断仍然极具挑战性,值得法律运用。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 (延伸阅读:)

14

为什么正义如此困难?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司法案件错判的原因。作者结合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指出,现有的法律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在认知、记忆和判断方面的天然缺陷,刑事司法制度的许多基本假设缺乏科学证据。支持。

在大量科学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支持下,本弗拉多表明,刑事司法系统并不是一个僵化的系统,而是功能失调的部门的集合。不公正的因素已经在法律体系中扎根,每时每刻都影响着诉讼的结果。

【一句话推荐】刘靖昆教授的译作,《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读“不公正从何而来”的新知之作,揭示“不公正的结果并不存在”。悲惨的例外”,但常态,而人类的心理是罪魁祸首。

15

在法律面前

作者 |彼得·德恩里科

译者|邓子斌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法律之门的彼岸》是美国经典法学教材《法律之门》的作者之一彼得·恩里科和该书中文译者邓子斌专门为中国读者改编的作品。原书。原著在美国畅销30多年,历经8版。它被誉为英国、美国和法国法律的迷你百科全书。

【一句话推荐】《在法律面前》不仅吸收了原书的精华,还专门为中国读者考虑。它消除了复杂并简化了它。它精心挑选和编译适合中国读者的材料和内容。它特别适合法学院学生和那些想要了解美国司法模式的读者的基础读物。

16

论犯罪与刑罚

作者|切萨雷·贝卡里亚

译者|黄峰

版本 |商业印刷馆

【简介】《罪与罚》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其深远。被誉为刑法乃至法学领域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罪与罚》最初出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刑事犯罪原理的著作。自1993年黄峰教授首次译成中文出版以来,《罪与罚》一直被列为中国刑法学生的必读之作。当时的译本是按照法文原文的顺序翻译的(也称42章版本,是法国学者对原著章节重新排列而成的)。本次重印是根据原著47章版本,近期获得黄峰教授授权。

【一句话推荐】本书揭露了旧刑事司法制度的蒙昧本质,以人性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视角分析了罪刑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世刑法的基本原则。为现代刑法体系奠定了基础。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容原则、刑罚人道原则,首次阐述了人人共享的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思想现代世界的国家。本书篇幅虽不大,但影响深远,被誉为刑法乃至法学领域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