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我们有时会需要一些能激励我们前进的励志小故事。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在泥泞中行走才会留下脚印
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前行。然而,当你回首过往,在人生的道路上,你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脚印呢?或许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你会发觉,只有在走在无人涉足的地方,甚至是在泥泞中艰难行走时,才能够留下深深的脚印。成功也是同样的道理。
韦伯是美国圣日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
他起初勤奋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后来他发现公司里像他这样的人有上千个。他觉得靠勤奋工作脱颖而出非常困难。于是他的热情降低了,每天都漫不经心地工作。
一天,公司指派韦伯前往城郊的一个农场去送资料。那个农场的主人是一位黑人大叔。
这位黑人大叔办完事后问韦伯:“小伙子,你在圣日公司的工作进展如何?”
韦伯面带苦笑进行回答,他说:“情况不是很好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在从事着极为普通的工作。在公司里,像我这样的人有上千之多。即便我取得再大的成功,也难以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更别谈什么前途啦!”
黑人大叔露出笑容,“呵呵”了一声,问道:“小伙子,你回头去看看,能否找到我们走过的足迹呢?”
此时二人在农场的小路上漫步。韦伯回头进行查看,平整的道路上一个脚印都没有,接着他便摇了摇头。
黑人大叔说:找不到呢!实际上我们的脚印已经留在上面啦。起初这里原本是没有路的,只因走的人数量众多,他们的脚印相互重叠,才形成了路。在有成千上万人走过的地方,是很难察觉到自己的脚印的!
韦伯若有所思地轻点着头,接着黑人大叔说道:“你瞧,只有在别人未曾涉足的地方,甚至是在那泥泞的道路上行走之时,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呢!”
韦伯心里一震,忽然就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
回到公司后,韦们的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勇于求变,时常能提出一些全新的观点和建议。这使得公司上下对他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对他刮目相看。他也因此不断得到重用和提升,15 年后成功担任圣日公司第四任总经理。
故事二:孕育在琐碎里的花蕾
有这样两个年轻人。
甲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证券公司,给经理当秘书。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秘书,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保姆和文件夹的组合体。秘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老板的日常琐碎事务照料好。
甲很爱动脑子。在端茶送水这类小事上,他琢磨出了很多门道。例如,当老板讲话较多时,就多倒几次水;而当老板讲得慷慨激昂时,就不要去倒水,以免打断他。
甲所学专业为英语专业,他时常跟在老板身旁担任随身翻译。很快,他就琢磨出了某些话只需一带而过,甚至无需翻译,而某些话则需要逐字逐句翻译。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老板从对方说话的语气中探寻对方的谈判意向,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谈判朝着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作为秘书,甲平时主要做的事情是帮老板整理文件。一般的秘书喜欢按照文件的时间先后进行摆放,然而甲却并非如此。他是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文件的重要性来摆放文件的,并且会把相互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这样老板在随手之处就能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当有人询问甲为何要这么做时,甲表示,自己身为秘书。甲认为,凡事都应当从老板的角度出发,而非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秘书的职责在于最大限度地为老板提升效率,即便这是一些琐碎且不被人关注的小事。
当甲把所有琐碎小事都做得与他人不同时,老板就会明白,再让他做沏茶倒水这类事是委屈他的才能了。
再说乙。
乙是农村孩子,经过 3 次努力才考入北大。他的学习成绩并非出类拔萃,但他自幼热爱劳动,期望凭借自己的劳动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加以关注。
从他上小学一年级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一直承担着打扫教室卫生的任务。到了北大之后,这种习惯依然保持着,没有改变。
乙每天都打扫宿舍卫生,这一坚持就是 4 年。由于他的付出,宿舍的值日表就如同摆设一般。并且,他每天还会拎着水壶去打水,这同样持续了 4 年。在这 4 年里,扫地和打水,他已经习以为常,大家也都习惯了他的这些行为。偶尔,他要是忘了打水,同学们就会理所当然地问他:“哎,你今天怎么没打水啊?”
许多人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做这种既得不到回报又被人视为理所应当的小事。然而,乙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当的。于是,在 4 年的时间里,打扫宿舍卫生以及给全宿舍的人打水就成了他的“分内”事。
毕业后,同学们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大家普遍认为他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然而,10 年之后,乙的公司出现人员短缺的情况。他前往美国和加拿大,大量地投入资金。他想要让当初的同学们明白,他们回到中国也能够赚到钱。他期望他们能够回来帮助自己。最终,同学们真的回来了。然而,大家回来的原因并非是他的钱。他们对他讲,我们回去是因为你过去为我们打了 4 年的水。我们知晓,你具备这样一种精神。我们确信,你有饭吃肯定不会让我们喝稀粥。
如今,甲已成为中国小有名气的人物,他叫卫哲,24 岁时出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36 岁成为阿里巴巴企业的电子商务总裁;如今,乙也已成为中国小有名气的人物,他是中国最著名的民营培训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
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评价了一个人的行动与他一生命运的关系,他说:播下一个行动,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由他的行动所决定。同样是在过着琐碎的日子,有的人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所有事情,然而另一些人,却把成功的种子悄悄地埋在了这些琐碎之中,耐心地等待它开花结果,接着,通过一个又一个琐碎的日子,逐渐堆砌起了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命历程。
故事三:拿下面具的圣诞节
圣诞节通常是需要客套一番的。我们每个人都给上司送去了贺卡,所写的不过是一些陈旧且迎合的话语,每年都重复进行,大家都已经对这样的形式感到厌烦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我把一沓卡片收集齐,放到上司的桌子上,如同背书般说道,“大家祝愿您圣诞快乐。”
退出办公室,低头,开机,做事,每天如此。办公室没有节日。
上司不一会儿把我叫去,然后递给我一沓卡片,说:“这是给你们的。”我接过卡片并道了声谢,正要开始周而复始地一一发放,却发现贺卡上没有写明收卡人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向细致的上司怎么忽然变得粗心了呢?
我心中满是疑惑,却不好去追问。于是,我打开了其中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要记得以后喝饮料的时候把它加热,这样对胃有好处。”我莫名地感觉到心头一热,这明显是写给我的。因为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我有胃痛的毛病,而且发作起来很厉害。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过同事一起辨别。
出门时一定要记得带钥匙。“这一定是我的!”同事小张叫着,然后从我手里夺过一张粉红的卡片。她之前曾因没带钥匙而被锁在门外,没想到这件事上司也记得。
“呵呵,这个,除了我还有谁呀?”
TOM 缓缓地取过一张卡片,然后高声念道:“某商场正在开展手机促销活动,大家赶紧购买吧!”TOM 格外欣喜,他一直都想更换自己那部破旧的手机,此刻觉得来得正是时候。接着,他急忙按着上司留下的电话拨了过去……
顿时,沉寂的办公室气氛被打破了。大家围着我,依据“特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张卡片,还互相交换着,不停地窃笑。大家惊奇地发现,上司对每个人的生活特点和日常需要都掌握得十分恰当,并且送上了最符合实际的祝福。想起我们那些千篇一律的祝辞,不由得感到羞愧起来……

我们正在议论不停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上司满脸带着笑容地看着我们。接着,大家都心悦诚服地叫出了声。
“圣诞快乐!”
这句话说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像这样诚恳,这样——快乐!
快乐原本很简单。有时候它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我们稍加改动和点拨,沉闷的生活就能绽开灿烂的花朵。
故事四:乌鸦搬家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工作两年却换了六个单位。最近,他闷闷不乐地来找我喝酒。他说自己得不到老板的提拔,身边的同事大多不愿和他谈话,他对那份工作完全失去了兴趣,所以想辞职,另找一份工作。
大学同窗四年,我对他的性格十分了解。他有上进心,却又很自负,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有时他还不懂装懂,瞧不起别人。在大学期间,因为这种性格,他和很多同学关系搞僵了,人际关系十分糟糕。所以在学校时,他盼望早点毕业,换个新环境,以摆脱他认为很糟糕的学校环境。
毕业时与他一同喝酒,他多次向我举杯。他恭贺我考上了研究生,还说上班后一定要努力好好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对他另眼相看。
可是两年来,他多次跳槽。他原本在毕业前有着雄心壮志,毕业初还踌躇满志,可如今却变成了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他将一满杯酒全部喝光,接着问我:“你说说,为何我去到任何地方都不被欢迎呢?”我给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在飞行途中碰到了一只鸽子,它们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般辛苦,要飞往何处呢?为何要离开此地呢?”乌鸦长叹了一口气,满脸愤懑地说:“实际上我并不想离开,然而此地的居民都不喜爱我的叫声,他们一看到我就驱赶我,还有些人用石子打我,故而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友善地说:“别做无用功了。倘若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会不被欢迎的。”
朋友涨红了脸,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他说:“非常感谢你给我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些问题,并非换个地方就能够得以解决。它会一直跟随着你,只有当你真正地去面对它,并且将它解决掉,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从根本上把问题解决,进而改变你当前的处境。
所以在你要离开一个公司时,你得先思考清楚自己想离开的原因。如果是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原因,或者是自身工作能力方面的原因,就不要逃避。因为这些问题不会因你更换公司而消失。在此时,你只有以正视问题的态度,反省自身,改变自己,才能够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故事五:义务打工
在一次招聘会上,银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米力遇到了一件奇特的事情。一个名叫武春玲的女孩儿表示,她不要一分钱的薪水,只要能进入公司实习就行。听到这话,米力觉得有些诧异,因为在当下,年轻人应聘通常都是奔着高薪而来的,可没想到这个女孩儿却提出了如此不可思议的要求。随后,他将女孩儿的简历交给了助手。
一周后,武春玲进入了公司,公司安排她做一般的文员工作。她不要报酬,却依旧早来晚归,干活十分卖力。看着这个女孩儿每天精神饱满地进出公司,暗中关注她的米力渐渐紧锁眉头,心里升起疑云。他悄悄派人跟在武春玲后面进行调查,发现这个女孩儿没有什么背景,与别人合租在一座公寓楼里,平时花销也不大。知道这些情况后,米力心中产生了一些疑惑。武春玲每天都来义务上班,难道她有着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意图吗?难道她是其他家公司派遣来的商业间谍吗?想到这里,米力的内心猛地一惊。
一个月过去后,米力让财务处给武春玲结算了工资,然后要求她离开。然而,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眼泪不停地掉落。她恳请米力再给她两个月的工作时间,到了那个时候,即便公司不赶她走,她也会自己主动离开。米力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她,然后问道:“那你得说清楚呀,你为什么愿意不要工资就白白来上班呢?你到底是想做什么呢?”武春玲接着说:“我来到这里上班,仅仅是想锻炼一下自己,增加一点儿工作方面的经验。”我父亲开了一家公司。我一直依赖家里,还总向家里要钱。父亲为了逼我自主,就把我推了出来。他答应只要我好好找家公司干满三个月,就允许我回他的公司工作。
武春玲再三恳求,米力答应了她。过了两个月后,武春玲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财务处给她结算工资时,她一分钱都没拿就离开了。
半年后,在一个商业酒会上。米力巧碰到了武春玲,此时武春玲已经成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米力感到很惊奇,他原本以为这家公司的老总就是武春玲的父亲,然而实际上那家公司的老总和武春玲没有任何关联。
米力愣住了。武春玲笑着讲道:“我当初没要工资去银来公司。那是因为银来公司实在太难进入了,只有用这种特殊的应聘方式,我才能够进去呢。而且,像这种门槛高的公司出来的员工,再跳槽去别的公司,人家都会争抢着要的。我不要工资,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的工作经验增添一些价值,贴上一些光彩,以便以后找工作时能够利用这些。”
听到这儿,米力一下子明白了。他不由地对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儿产生了一些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