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90 后另辟蹊径,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同成绩,涌现出一大批成功人士。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90 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若喜欢此文,请分享给小伙伴们,欢迎持续关注后续更新。
90 后成功人士有一个励志故事。其一:曾经的那位创业典范,从原本的辉煌状态跌落到了现实的地面。
很多人如同浩汉一般,历经了十年的风雨,付出了十年的努力,然而这些都如同烟消云散般消逝不见,到了最后,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乐观,说道:“其实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活着,也挺不错的。”
20xx年,20xx年,这是很多创业者真实的写照。
很多企业因融不到资而宣布倒闭。对于留下来的创业者而言,他们曾经辉煌过,然后就离开了。或许,他们会有点失落,毕竟他们最疼爱的那些企业失败了。
如同周然的经历。
90后周然的故事:曾经的创业典范从天堂跌落到了地面
经历了梦想被点燃的过程,接着又经历了梦想破灭的轮回,之后周然放弃了创业这个梦,这个梦曾经是很美丽的。
他将自己放空了一个月。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待在自己的出租屋内,并且谁也不见。
朋友不见,家人不见,甚至女朋友,他也是能躲就躲。
每一天,除了睡觉之外,就是处于发呆的状态。接着就是疯狂地玩游戏。偶尔会喝酒。他试图借助游戏和酒精来让自己的神经麻痹。
然而,在半夜时分,他总能听到内心痛苦的声音。那个声音不停地对他说,他是一个失败者。
然而,为什么失败的?周然却总怎么也想不起来。
一个月之后,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他愿意在总结中告别过去。于是,他走到了 GPLP 君的面前。
周然是一个 90 后,在大学里表现十分优秀。他对马云、马化腾心怀向往,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常参加一些校园大赛,各种创意和创业想法不断涌现。

在某次创业大赛中,他的演讲十分出色。最终,他收获了大赛一等奖。之后,有一个天使投资人幸运地投资了 300 万给他。
周然对此兴奋不已,他向 GPLP 君讲述,在那个时候,他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始终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饿了么的张旭豪,内心满是激情,就好像有无数个小宇宙在燃烧。
周然的项目,简单而言,是校园动漫订制。利用自己的动漫网去吸引一些粉丝,接着给大学生动漫爱好者进行私人定制,定制他们喜欢的衣服或者玩偶。
大学毕业后,周然全职开始了创业。
刚开始公司发展的还不错。
然而公司运行一年以后,公司的问题开始层出不穷。
首先,由于创新不足,周然的公司面临很多动漫侵权的问题。
甚至法律诉讼,这让周然头疼不已。
其次,他们花了不少钱。然而,新的融资一直没有消息。这使得团队开始失去信心,于是,很多人开始离开。
他们的这种生意最后被很多人抄袭和复制了。做这种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他们玩不起继续烧钱的游戏。
内忧外患之下,周然终于倒了下来。
他病了一个月。之后,当他康复之时,公司的人大多已经离开了。公司的人走得七七八八了。
最终,周然关闭了公司。
他让自己彻底解脱了。
90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二):从干力气活儿起步

刘大睿的家在云南的偏远山区。20xx 年,他成功考上了东林。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为了能筹集到学费,刘大睿曾去过砖厂工作,还装过一整车的砖,并且也去工地扛过水泥。
大一寒假时,刘大睿决定在大学期间有所作为。他积攒了在火锅店当服务员的钱以及贫困补助,从云南带回了许多玉石饰品回到学校。接着,他向室友借了 8000 元,然后独自前往中缅边境去采购玉石。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玉石饰品前往中央大街摆地摊,以此慢慢筹集资金。
遇危机执著拯救公司
20xx 年,刘大睿和合伙人注册了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是将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相融合,追踪并记录人生的美好时光,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融入时间元素的纪念产品。学生可以把自己 4 年的成长记录发送给公司,毕业后这些记录会自动生成多媒体产品,以此来留住青春。
但此时,他为父亲 8 万元的医疗费而苦恼不堪。让他遭受更大打击的是,公司遭遇了骗子的欺诈,面临着失败的境地。当时,大部分成员离开了团队,仅剩下 7 个人。20xx 年 5 月,公司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批业务,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整夜在公司坚守,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正是这种执着拯救了公司。
90 后是大三学生,他研发了“拾忆”APP。他从打工开始积攒学费,后来达到了年收入 200 万。
20xx年将业务推向全国
20xx 年 5 月,在校团委的支持下,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同年 10 月,公司参与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赛,并荣获银奖。11 月,公司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青年大学生创业板完成挂牌。它是团中央主导的全国首批青年大学生创业挂牌的 19 个公司中的一员。公司研发的“拾忆”APP 的第一个版本正式上线并开始推广。上线仅 10 天,用户量就达到了 13700 人。目前,公司年盈利为 200 万元。
刘大睿借助校勤工助学中心雇佣了 30 人,其中差不多 20 人来自贫困家庭。公司每月给他们发放总计 3 万元工资,以此解决了众人的生活费问题。接下来,刘大睿打算把公司打造成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相融合领域的一个品牌,在 20xx 年把业务拓展到全国,让公司真正走出校园。
90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三): 马文霄
一般认为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者是有一定阅历的中青年以上人士。7 月 25 日晚,长治市青年夜校的 200 余名学员分享了两位 90 后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长治团市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分享会,对两位小青年的创业事迹给予赞扬,鼓励广大青年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
应邀来与夜校青年分享的有两位 90 后青年,一位是长治市麦田依旧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马文霄,另一位是山西徐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林刚。
两位小青年拥有 90 后的新潮思想,敢于闯荡和实干。他们还具备聪颖睿智的将才风范。每次失败其实都是下一次成功的开端,当很多人都放弃努力时,而你没有放弃,那么你就能够获得成功。马文霄说过这样一句话,他通过自己的劳动自我生存。他用三年时间游历天下,丰富了人生经历。他曾在小饭店端过盘子,在外地当过“黄牛”(倒票的),还开过小卖部。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最终使他走上了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创业之路,并且在 20xx 年荣获了长治市五四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员工的心如同企业的根,顾客的心犹如企业的命,二者合在一起便是企业的命根。徐林刚曾是一名骑着自行车四处推销电话卡的业务员,自 20xx 年起投身电子互联网行业,在长治构建起了一个拥有 400 多家加盟网店的电商平台,其每年的交易量突破亿元;20xx 年,他凭借互联网+金融研究,创办了山西徐通投资有限公司。
两位 90 后开始创业时没有任何基础,他们的创业经历极大地激励了现场的青年学员。他们针对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如何进行员工管理、以及生活观念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他们都纷纷讲述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尤其是两位创业者所说的经典话语,在广大青年朋友中被广泛传阅。长治团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小恩聆听两位 90 后企业家的创业分享后感触颇深。他表示:很多人时常怀有极好的想法,然而在对这些想法进行实施或者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始终无法迈出那关键的一步,总是顾虑重重,既害怕前方有困难如同狼一般,又担忧身后有隐患好似虎一般,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年轻人的创业并非如此。创新确实存在风险,然而创业需要激情,需要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来支撑自己的行动,那是不行的。因为创业绝对是艰难且艰辛的,甚至比正常不创业的人要付出更多的力气,脑力、体力等各种方面都需要去准备。但我认为年轻人具备的就是激情,具备的就是梦想。马文霄、徐林刚两位的创业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