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研习社
你可以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儿!
本文3000字,建议阅读时长8分钟
世界杯小组赛正在热烈进行。C罗完成了帽子戏法,在俄罗斯展现出了惊人的表现。与此同时,梅西在面对冰岛队的严密防守时,遗憾地结束了本届世界杯的首次登场。
冰岛队成为黑马后,它成了新晋网红,并且成就了以下这些励志段子:
冰岛人口仅有 33 万。其主教练是一名牙医。扑出梅西点球的守门员是一位导演。大胡子队长是一名手球运动员。队员中有的是飞行员,有的是工程学硕士,有的是猪肉贩子,有的是工人,还有的是兽医……他们都只是抽空来参加世界杯的兼职球员。
大嘴韩乔生在微博上引用了这个段子,底下的评论有不少是批评的。
球迷认为,这否定了冰岛这支球队的专业性。冰岛队并非乌合之众,也不是鱼腩球队。此次逼平阿根廷并非侥幸。即便球员们曾有过其他身份和职业,但这支球队的专业与能力不可忽视。
他们与某些只会踢球的职业球员不同,他们不仅具备其他技能,而且在踢球这件事上达到了极度专业化的程度。
这支由“兼职”球员构成的球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一个事实。全职并不意味着专业,兼职也并不意味着业余。而对于不务正业这件事,在冰岛队这里,却变成了一段美谈。
门将哈尔多松是冰岛球员职业生涯的缩影与标杆。
冰岛与阿根廷之战结束后,许多人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哈尔多松在本届世界杯的初次登场。尤其是他面对梅西射来的那粒点球时,他做出了瞬间的扑救,精准地把握了时机,位置也十分精准,这表现堪称惊艳。正是他的这次扑救,化解了冰岛队门前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为 1 - 1 战平阿根廷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他并非灵光乍现。在 2016 年的欧洲杯小组赛中,哈尔多松发挥出色。他屡屡封住 C 罗的进攻。他帮助冰岛 1 - 1 战平葡萄牙。这让冰岛取得了欧洲杯历史上的第一分。那一届欧洲杯,冰岛首次参赛。冰岛首次杀进了八强。冰岛成为了最大的黑马。
哈尔多松是导演这件事广为人知。他于 2013 年开始正式转变为一名职业球员。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两周,他参与导演了可口可乐冰岛地区的广告宣传片。
这部广告片的精致程度,与哈尔多松的守门技艺一样,值得称赞

很多人看了这部广告片后调侃道,哈尔多松是被足球耽误的很优秀的导演。然而,他们并不知晓,在哈尔多松的职业生涯里,导演这个身份和球员这个身份是相互不冲突且同时存在的。
5 年前,哈尔多松在成为职业球员之前,以导演的身份为冰岛参加 2012 年欧洲杯制作了球队宣传片。那个时候,他已先后效力于冰岛、挪威和丹麦的多支职业球队。因此,他在欧洲杯和世界杯上的惊人表现,并非天赋异禀的神来之笔,而是经历了职业联赛洗礼的职业球员的能力发挥。
哈尔多松的足球生涯中,导演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从高中起,他就开始从事兼职拍摄工作,为歌手免费拍摄 MV,之后还拍摄过一些电影、电视广告以及电视节目。
哈尔多松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他的主要职业实际上是导演,他凭借这份职业来赚取收入并维持家庭。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人会开玩笑说哈尔多松的导演生涯因足球而被耽误了。
做导演期间,足球一直是哈尔多松未曾放弃的梦想。哈尔多松几乎未曾接受过专业的门将训练,他不清楚门将究竟该做些什么,既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地,也没有专业的训练团队,只能自己把球踢到墙上,等球反弹回来后再去扑。
他始终怀揣着足球的梦想。尽管曾因被心仪的俱乐部拒绝而险些选择放弃,然而他终究还是坚持了下去。在家人给予的鼓励之下,他在绿茵场上不断驰骋,直至 2016 年欧洲杯,与冰岛队一同,凭借一战而声名远扬。
哈尔多松并非被足球耽误的导演。他的才能在足球领域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影视领域也能尽情展现。正因为他足够优秀,所以两个职业都没有给他戴上不务正业的帽子。
这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情况。只要你能够驾驭,足够突出,足够专业,那么对于任何一个职业,你都会展现出专业的一面。
冰岛队表现非凡,且球员有“兼职”背景,这让球迷又把中国唯一没去世界杯的男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13 亿人口的中国和 33 万人口的冰岛,在足球方面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历经 20 多年,世界杯始终是中国队面前难以跨越的高峰,身为中国球迷,只能对那在俄罗斯为自己国家呐喊助威的 3 万多冰岛球迷满心艳羡。
在中国职业球员与冰岛“兼职”球员之间,实力是进行鉴定的唯一标准。
说回兼职与不务正业这个话题。
很长一段时间,不务正业都被视为不安心本职工作的贬义词。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了正面的反馈。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大佬带头不务正业,这种做法引发了各种跟风和膜拜。
丁磊从事养猪这一行为,褚时健进行种橙这一活动,王石进行登山这一行动……乍一看,这些似乎都是大佬们不专注于本职工作而随意为之的表现。然而,在其背后,这类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所带来的品牌曝光度以及对个人 IP 的树立,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如果你们只看到他们不务正业时风光的那一面,并且盲目跟风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甚至会因此而得到惨痛的教训,错过了晋升的机会,也丢掉了工作。
有人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些大佬们都能够在不专注于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过得很有活力、很成功呢?而我却做不到呢?
这个问题,我的微信好友沐子也问过。
沐子担任一家企业的行政秘书,她的薪资待遇不高,工作内容十分繁琐,必须十分细心才能避免出错。在干了 5 年之后,她一直没有获得太多的提升,早已遭遇事业瓶颈,然而却不知道该如何突破。她的学历不高,所学专业比较冷门,工作经验也有限,因此不敢轻易辞职,一直处于这种煎熬的状态。
她在某一天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做某内衣的微商。经过了解之后,她发现这种内衣微商的利润还不错。于是,她决定去尝试做这种内衣微商。

这类微商的流程不算复杂。沐子跟着上家学习了相关技巧之后,便很快能够上手操作了。
微商最重要的工作在于持续地把商品信息发送至各类群和朋友圈中,以此实现导流并推动销售。起初,她仅在下班时间进行刷屏操作。之后她察觉,即便在白天空闲时段发朋友圈,也无人察觉。所以但凡有时间,她就会拿着手机发。一旦有客户前来咨询,她便会极为殷勤,时常将手头的工作暂且搁置一旁。
沐子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她的兼职工作上,所以她的本职工作开始出现问题:
年终考评期间,沐子所在的部门在考评中排名倒数第一。这意味着她不仅很有可能面临降薪的情况,还有可能被实施末位淘汰。与此同时,她从事的微商事业每个月带来的收入少得可怜。突然,她惊慌地意识到,这份兼职或许会让她失去工作。
大佬们的任性且不务正业,是以他们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成功为基础的。他们的“兼职”,大多与本职工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些“兼职”只会为他们加分,不会减分,只会助力,不会拖后腿。
如果你确实想要在本职工作之外找寻一份兼职工作,那么一定要牢记不要对本职工作造成影响。因为本职工作是你用以养家糊口以及安身立命的基础。
以冰岛门将哈尔多松为例,从一开始,他的这两份工作就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带有 AB 角的意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主要的工作,也有辅助的工作,但主次不会发生颠倒。
当足球之路发展得不顺畅时,导演的工作能让他赚取足够的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当足球事业发展得很顺利时,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他拍摄的广告片也与欧洲杯、世界杯相关,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会被充分运用,绝不浪费任何一点。
在职场上,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
自媒体“薇安说”的创始人薇安是我非常喜欢的。她担任世界 500 强的高管,历经 10 多年职场历练。这使她练就了丰富的职场心得与经验。在自媒体热潮渐渐褪去之际,薇安在工作之余开通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写作。她精准地将定位放在职场,在很短时间内,让自己的“薇安说”成为职场领域的大号。
她的演讲训练营一期比一期很火爆。它成为了除微信公众号之外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她在本职工作上发展得也挺好。
薇安表示,为实现本职和兼职工作的轻松转换,她将时间管理发挥到了极致。在本职工作方面,她全身心投入,绝不会因兼职工作而出现拖延或懈怠的情况。下班后,她除了照顾孩子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兼职工作上,不会用于追剧、逛街等浪费时间的行为,只专注于核心事务,如工作、带娃、学习、运动和看书。
当你不把时间浪费掉的时候,时间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这是薇安所总结的心得。
薇安没有因微信公众号是兼职工作而有丝毫马虎。她遇到不懂的事物,就认真去观察优秀的人,学习他们成功的方法。
她去拜访自媒体领域的达人。她参加了秋叶举办的线上 IP 训练营。她参加了各种付费的陪伴式运营培训。她努力让自己的兼职变得更加专业。
当一份工作在你面前时,若你能把它做得极为出色,不管是本职工作还是兼职工作,它带给你的必然都是最积极的能量。
所以,不要纠结自己是否应该拥有一份兼职。你最需要做的是审视自己,看自己能否在搞定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把兼职做得足够出色。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职场是一门学问,我们一起学习并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