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问世近二十年的现象级作品,时至今日仍被视为职场小说的典范。尽管它并非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然而,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讲述主角杜拉拉在职场奋斗的经历,生动地刻画了众多职场人物形象。其中对职场心理、职场生态和职场政治的探讨,至今仍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在书中投入了众多心力,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职场生活,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职场画卷,与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大相径庭。书中的杜拉拉形象栩栩如生,成为了众多现代职场人士的缩影:她出身平凡,受过高等教育,独自在一线城市奋斗,既不依赖父母,也不凭借外貌,运气适中,凭借自己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成功跻身中产阶层。书中形形色色的人及其遭遇,都有着强烈的现实色彩。
《杜拉拉》堪称我国近三十载社会变迁中涌现出的首批中产阶层的自我陈述,亦是一本对职场新人极具参考价值的职业手册。
故事梳理:
杜拉拉,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来自我国南方,身材略显清瘦,容貌中等偏上,接受过高等教育,家庭和睦,父母均为工程师,她还有一个哥哥。本科毕业后,她在国营单位工作了短短一年,之后便独自一人来到了广东,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我曾在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私营企业担任业务员,工作了两年时间。然而,由于老板胡阿发的不当行为,我不得不选择离职。
杜拉拉加入全球500强企业DB之后,她的职场生涯和情感经历成为了故事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部作品的第二、三部中,特别描绘了沙当当等人的故事线索,这些内容与主线剧情关联性较弱,因此在此不予详细叙述。
DB人物关系
第一部:
四年毕业后,杜拉拉投身于一家美资通讯企业DB,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被戏称为“销售团队的管家婆”,月薪为4000元,且每年薪资增幅固定在8%。
在DB公司任职两年之后,年薪达到了七万元,累计储蓄了十二万元,通过五年贷款购置了一套80平方米的小户型,日常出行开始乘坐公交车;恰逢广州办公室行政主管职位出现空缺,凭借流利的英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首次晋升,月薪提升至六千元。从此,我成为了广州办公室前台海伦的领导,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总部助理行政经理玫瑰的部下。
大事1:广州办小装修
上司指派的供应商的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我若多次请示,却遭责骂;若请示过少,同样受到批评。同事王蔷因越级举报而遭到解雇。拉拉在未完全掌握规则的情况下,选择了保持谦逊的态度。她采用了上司常用的报告方式,学会了与上司保持一致,并且细致地了解了领导在哪些事务上授权,哪些事务上需要关注。
领导被派往新加坡,遇到不懂的便向供应商请教,经过半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了广州办事处的装修工程。
大事2:上海总办大装修

大CEO即将访问我国,他需要在上海的办事处完成装修工程。玫瑰却有意夸大了预算和工期。地产部对她的预设报告予以否决,并指派了拉拉来协助处理。玫瑰以怀孕为由推脱工作,拉拉则全面接手,这一职务她担任了整整半年,月薪仅略有上调至6800元。拉拉提交了详尽的费用预算,并召集了项目相关的同事和供应商,她加班加点,埋头苦干。在此期间,她的努力引起了高层领导何好德的关注。李斯特这位上司虽然对变革持有畏惧心理,是个不太过问事务的领导,但他性格温和,乐于指导部下。由于部门进行了装修,这才让王伟与他有了初次接触的机会。
拉拉在此期间学会了3件事:
在与领导交流之前,务必事先明确会话的具体时间、讨论的核心议题以及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定期向领导反馈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简洁的表格或摘要形式进行展示。积极向老板展示工作挑战,携带解决问题的方案参与讨论,确保每次会议集中探讨单一难题。
3.与其它部门简洁、主动、有礼貌地沟通,不给老板找麻烦。
上海办公室装修完工后,并未带来预期的实际利益,因此她主动向领导提出晋升申请,但未能如愿。在玫瑰的鼓动下,她产生了离职的念头,然而在寻找新工作的过程中并未成功。随后,玫瑰跳槽,李斯特却要求拉拉继续无偿顶替她的岗位,拉拉以请假为由推辞了。拉拉最终不得不直接向高层领导何好德提出担任行政经理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于是她成为了人事行政经理,月薪达到了一万元,负责管理三十个办事处的行政事务,同时兼顾区域人力资源事务:负责招聘和员工关系工作(并提升前台海伦为助理)。在此期间,她得到了何好德老板的青睐,经常被邀请接受他的指导。
大事4:炒人和调教下属
担任人事行政经理之后,拉拉刻苦钻研了大量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知识。尽管薪酬方面的HR没有传授给她,招聘HR却指导了她一些技巧。后来,她被分配了一半的招聘工作。在这期间,她招募了两位下属,其中一位是她自己挑选的周亮,虽然能力不足且自尊心过强;另一位则是老板挑选的帕米拉,她能力出众但难以管理。通过“背景作假”和“踩周亮事件”,她在试用期内解雇了帕米拉,随后又招募了周酒意。
拉拉决定采取全面措施来提升团队表现,她运用了360度绩效评估体系、遵循SMAR原则进行规划,并开展了销售知识的专业培训。
面对销售总监托尼林提出的加薪要求,老板决定直接将拉拉的年薪提升至23万元。
大事5:关闭办事处
众多销售分部运营成本高昂却鲜有收益,高层决策者意图将其关闭,此举涉及众多部门利益,责任最终落在了拉拉身上。面对这一挑战,拉拉提出了解决方案:她计划制定一套SOP(标准操作流程),以此来规范各分部的管理,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分部。随后,我与各部门总监进行了单独会议,向他们阐述了SOP可能引发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说明了实施SOP后能够带来的益处:将原本分配给办事处的租金和费用中的一部分,按人头进行分配。
大事6:高层大换血
何好德因亚太总裁的不看好,安排了缺乏业务知识的罗杰担任VP,导致何好德失去了实际权力。因此,在公司内部掀起了对SOP的热潮。由于业绩不佳,公司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齐浩天接替了何好德的职位,而拉拉的直接上司李斯特也很快宣布退休,由曲络绎接替了这一职位。
高层人事变动让岱西得以晋升,王伟因在经费上做手脚,意图铲除岱西,而岱西则威胁要将公司牵涉进商业贿赂的丑闻,并向高层广泛发送邮件,最终通过王伟及其团队离开DB公司的方式,平息了这场风波。
第二部:
大事7:能力展现

在第二部中,杜拉拉运用行政及人事权力,协助DB南大区妥善处理众多人事事宜;诸多细节展现了她的职业素养与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尤其是她为李坤团队设计的会议模板,更是树立了典范。
大事8:薪酬宽带制和管培生项目
管培生项目因与BD环境不契合而最终被搁置;薪酬宽带制度将杜拉拉定位为经理层级中的最底层,这一结果促使她做出了离职的决定,并立志要成为一名薪酬人力资源经理。
SH人物关系
第三部:
杜拉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服务了八年的DB公司,经过不懈努力,她成功跻身化工行业巨头SH,担任薪酬HR一职。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接手的并非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工作量繁重,求助无门,当初招聘她时欣赏她的老板已离职,新任老板对她态度冷淡,而且她下属对业务不熟悉,难以理清工作重点。
她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一边谨慎地与上级保持步调一致,一边巧妙地处理同事间的竞争,同时还要严格指导自己的部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状况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她下定决心,在SH待上一年至两年,目标是加入一家更加人性化的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第四部:
SH公司的薪酬体系结构复杂,层次繁多,这让杜拉拉感到棘手。幸好,她的下属沈乔治的智慧大脑能够记忆并传承工资的定价规则。为了获得认可并彻底扭转现状,杜拉拉主动承担起一项艰巨的任务:引入薪酬宽带制。
借助两家顾问公司进行的年度薪酬调研,拉拉潜心钻研了薪酬调研的理论体系。她采纳了集中精力的做法,将自身与核心团队成员乔治全身心投入到宽带薪酬制度和年度薪酬调研的学习中,而将其他事务交由下属专员负责处理。
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紧张奋斗之后,拉拉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了上司黄国栋的重新审视。然而,实力得到认可的拉拉却接到了更多的任务:协助清理同事留下的混乱局面……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SH公司经历了组织结构的调整,经过一番波折,最终聘请了拉拉的前任同事陈丰担任高级销售总监一职。陈丰在晋升为副总裁之后,并未选择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杜拉拉进行提拔,反而选择了业务能力稍逊一筹,但性格更为强势且擅长向上管理的李卫东。
拉拉的职业生涯在担任薪酬经理这一职位上画上了句号,经过一番对工作与健康的纠结,以及对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权衡,她最终选择了离开SH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