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你于何时开启,关键是开启之后别停下。不管你于何时终结,关键是终结之后别懊悔。唯有如此,你的职场之路才不会那般艰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关职场励志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职场励志的小故事篇一
他是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7岁那年,他观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被深深吸引,到了着迷的程度。父亲便买来一架钢琴给他弹奏。他需要别人抱着才能上钢琴座,父亲又在钢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来控制踏板,以便他的脚能够更容易地牵动钢琴板。
他痴狂地练了5年.
他13岁时,进行第一次演出。当时,他先站在台前最接近观众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这时,满场观众都会意地笑了。之后,他才回到位置上开始演奏。观众们大为惊讶,随后掌声雷动。
有人问他为何要先站3分钟,他表示,许多人是因为好奇他的身材才前来,要先让人们看个够,之后才能细听他的演奏,进而才能看见他灵魂的高度。
他成了演唱家,还出了自己的唱片,与此同时他不断拔高灵魂高度。16岁时,他成了美国爵士乐团的“台柱”,每天练琴时间超过8小时,每年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渐渐地,所有人都不再对他的身材感到好奇,不少人闭目倾听,让自己的灵魂仰随“高魂”。
他20岁时,其专辑《乐曲》让他一夜成为“巨星”,他每到纽约、伦敦、米兰、东京、巴黎等地,他灵魂的高度都令全城人仰视。他30岁时,每天练琴时间超过11个小时,每年独奏音乐会超过300场。有人问他:“你的灵魂还不够高吗?”他回答说:“身材属于父母,是有限定的,灵魂属于自己,永无限定!”1999年1月,他因肺炎在纽约病逝。36岁的他,倒下的躯体仍是100厘米,在音乐王国以及许多人心里,他是“不朽的巨人”。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有关职场励志的小故事篇二
当我们提及一个人成长时,一般不是说他身体长高了,也不是说年龄变大了,而是说他在精神与思想层面愈发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愈发丰富,心灵愈发充实,能力持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不再追求思想和精神境界,如同树的树枝不再向天空伸展,没了触摸蓝天的渴望,即便活着,也没了梦想与激情。
很多人看待人生有个误区,即更看重成功,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世俗定义,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财富、名誉和地位,这人就成功了。但实际上,这本身有问题,因本质上,成功不是得到什么,而是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静态的可任人平白“拿来”的东西,因唾手可得的东西极可能随时失去。成功是一种成长,成长源自人内心,得到了就是永恒。人们看待成功常用简单粗暴方式,只看成功本身,不探索成功路径。成功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得到的?还是通过权钱交易阴谋得到的?若一个人得到的财富、名誉和地位不是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光明磊落的努力获得,那他所谓成功令人鄙视,这种成功与成长无关。若一个人的成功与成长相连,是通过不断努力取得的,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成功会比较长久。
成长是助力一个人不断取得成功的加油站 。若一个人继承了一笔遗产 ,中了一份彩票 ,又或者因考试猜对题目而获得一次高分 ,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因其与成长无关 ,不可复制 ,存在极大偶然性 。试想 ,若此人想再继承一份遗产 ,再中一次彩票 ,再猜对一次题目 ,还会那般容易吗 ?然而 ,若一个人勤奋工作 ,努力学习 ,每天进步一点点 ,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那么他的成功便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未来更多的成功也能用同样方式复制 。所以 ,持续不断的成功必然与成长相关 。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 ,实则是在谈论他不断成长的过程 。并非所有成功人士都值得尊敬 ,除非他有令人感动的成长过程 。
现在的年轻人只看重成功,却不注重成长,这实在是件让人悲哀的事。这好比建造一所房子,只一味追求房子的高度,却不着力把地基夯实,那么房子到了一定高度必然会轰然倒塌。大学是人成长的最佳时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探索真知,广交挚友,让美好的青春留下一路成长的轨迹,这是件很迷人的事。同时,前途的迷茫,失恋的痛苦,人生的徘徊,现实的苦闷,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选择用一种肤浅的方式——要么打游戏要么上网——来刻意逃避自己成长所需经历的努力和痛苦。然而,任何逃避都只是暂时的,当下一时的逃避往往意味着未来要以成倍的努力和痛苦来偿还。我见过许多人,因为在大学时不愿主动成长,不追求知识,不丰富自己的心灵,不思考自己的人生,结果步入社会后成了毫无用处的人,在社会边缘徘徊,无法融入社会,也不被社会接纳。
只追求成长,不追求成功,要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道路。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表达的也是同样意思,耕耘是不断成长,收获是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人生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那一刻,它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背后,它曾有过毛毛虫笨拙爬行,有过蛹化成蝶的辛劳和痛苦。
有关职场励志的小故事篇三
他在兄弟姐妹里排行第五,生性腼腆,外号叫“大妹”。由于腼腆,小朋友玩耍时,他只是在一旁观望。更糟糕的是,他似乎患有学习停滞症,总是无法将精力投入到读书上,上课5分钟后就彻底失去注意力,却对教室外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结果他换了两所高中,依旧没考上大学。为了实现大学梦,他从早到晚乃至夜里都拼命啃书本,最终考上了东海大学。
进入大学后,他的学习停滞症再度发作,成绩糟糕透顶。他所学的专业是物理,然而物理成绩竟然只有17分,算术成绩为0分。于是,他又缠着教员请求换到社会形态学专业,实际上他并非真的对社会形态学感兴趣,只是想换个更容易混日子的专业,可遗憾的是他最终没能混到毕业 。
他没有文凭,所以只能选择当营业员。卖工具这份工作对他而言,有着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因为他非常害羞,甚至不敢和女生说话,话还没说出口,手就开始发抖。幸好他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第一次上班时,就强迫自己见到人一定要大声打招呼。在受训时,提问时抢先举手的肯定是他,这并非是因为他知道答案,而是在受训前他就已决定,不管会不会回答问题,都要第一个举手,然后在讲话时再去想答案。
一个星期后,他感觉脸皮厚到了某种程度,便提着包踏上了路途。培训时经理讲,进入我们这个行业,三个月还没卖出一台机器是很平常的,到第四个月才有可能卖出机器。然而一个半月后,他卖出了四台机器,其他人一台机器都没卖出去 。
销售员的经历让他发现了自身的经商潜力,1987 年底,他前往洛杉矶,创立了 keypoint 科技公司,1990 年,他创建了优派集团,还打造了独特的品牌行销策略,在 10 年时间里,他的优派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跨国集团,因为他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1993 年,他荣获洛杉矶“杰出企业家”奖,1994 年,获得海外华人第三届“杰出青年创业楷模”,1996 年,被《泛太平洋》杂志赞誉为“十大亚裔青年企业家”之首,1998 年至今,viewsonic 一直是世界上计算机显示器的第一品牌,2000 年,viewsonic 系列在世界 500 强私营企业中位列第 228 位,昔日的差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便是优派集团总裁朱宗良。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战胜自我,所以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成功不一定要有高深的学问,有时候只需要一点勇气就行。
看了“有关职场励志的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