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影片以高达159亿元的票房成绩画上了五个月上映历程的句号,随即,2025年暑假的电影市场正式接过了接力棒。这不仅是一条全年最长、规模仅次于春节档的黄金赛道,更肩负着关乎中国电影市场能否保持上半年22.91%票房增速的关键期望。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暑期档的总票房(包括预售)已超过25亿元,众多中外影片汇聚于大银幕之上。尽管电影市场看似繁荣,但其中却隐藏着行业内部的担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目前市场上短缺的不是影片的数量,而是那些具有“影院电影硬核元素”的高质量作品。所谓的“硬核元素”,指的是只能在电影院观看才能感受到的深度视听享受,这种独特的魅力正是暑期期间吸引众多年轻观众舍弃流媒体平台,纷纷涌向影院的关键所在。
国产剧情片:在历史纵深与类型实验中突围
今年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题材的电影正逐渐成为推动国产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在暑期档期间,《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以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残酷罪行的真实影像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普通民众为了保存日军暴行的照片而冒着生命危险运送底片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细腻的刻画,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分量,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深切珍视。
《东极岛》讲述的是二战时期我国渔民英勇营救英国战俘的真实故事,由管虎与曾获白玉兰奖最佳导演的费振翔共同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等一众演员倾情演出,生动呈现了我国民众在战争年代所展现出的英勇与仁慈。该影片筹备历时六年之久,而之前同主题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上高达9.3分的评价,无形中为这部8月8日上映的电影提前完成了宣传推广工作。
《731》这部聚焦抗战记忆的作品,凭借近80万的“想看”人数,荣登近期猫眼想看榜的榜首。导演赵林山为了力求历史的真实还原,曾三次亲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对史料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此外,他还踏足日本各地,广泛查阅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与反战人士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石井四郎的墓地。然而,如何在电影中妥善处理历史警示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对他来说,仍然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犯罪悬疑电影在暑期档期颇受欢迎,诸如《消失的她》和《默杀》等作品近两年均实现了不俗的票房收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秘书长胡建礼表示,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改编自民国时期杀夫案件的《酱园弄·悬案》凭借对上海百年弄堂场景的精心复刻,通过章子怡扮演的詹周氏角色所经历的遭遇,揭示了旧时代人们的生活困境,其引发的社会讨论热度远胜于同类题材影片。然而,影片上映后,其口碑出现下滑趋势,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符号的堆砌对人性叙事的压制——影片运用“复古奇观”的手法,削弱了上世纪40年代上海应有的粗犷质感,导致历史场景变成了一个仅供“安全窥探”的文化长廊,而非能够引发共鸣的真实场所。

《恶意》上映后,其口碑呈现显著分歧,陈思诚导演因被批评采用“热搜词编剧法”而备受争议,他这次依旧聚焦于“坠楼案”、“网络暴力”等热门话题。部分观众对该片赞誉有加,认为其“悬疑程度高超”、“演员表现力十足”,然而,也有影评人指出影片“以社会焦虑遮掩了叙事上的不足,以反转带来的快感取代了悬疑的深度”。该片上映仅两天便揽获票房7500万元,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社会热点问题在短期内对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但与此同时,这种以标签化为主的叙事手法或许会加快观众对“社会议题拼贴”审美疲劳的形成。影片的票房和口碑将取决于其是否能在“情绪消费”和“叙事诚意”之间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喜剧电影:能否延续“刚需”赛道的高时速
在众多电影类型中,喜剧片始终是暑期档不可或缺的“热门”选择——年轻观众在假期寻求轻松愉快的娱乐体验,而影院则依靠喜剧电影来提升上座率。然而,这种看似坚不可摧的市场需求,却让喜剧创作陷入了险恶的“刚需陷阱”:制作方过分依赖固有模式,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在期待欢笑的同时,也对陈旧套路产生了审美上的厌倦;市场虽然呼唤创新,但对突破性的作品却反应较为保守。
今年夏季电影档期,大鹏执导的《长安的荔枝》将马伯庸笔下“盛唐快递员”的离奇使命搬上了大银幕,试图运用黑色幽默来剖析历史。该片在维持原著历史核心的同时,融入了现代职场生存智慧,使观众在欢笑中能够察觉到“职场苦行僧”的影子。这种以喜剧手法对现实进行解构的创作理念,与《年会不能停!》一脉相承。《长安的荔枝》电视剧版本收视率不高,口碑也一般,这或许会提升观众对电影版的期待。对于这部暑期档的焦点影片来说,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将“荔枝保鲜”这一职场象征表现得更加触动人心。
除了这些,改编自豆瓣评分高达9.0的同名话剧的电影《戏台》同样备受期待,这部影片由喜剧界泰斗陈佩斯亲自执导并出演,汇集了黄渤、姜武、尹正等实力派演员,通过讲述梨园后台的故事,生动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描绘了一对恋人意外卷入一场街头绑架闹剧,章宇、任素汐等原班人马的回归让观众倍感温馨;曹保平凭借《脱缰者也》再次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该片以天津方言贯穿始终,讲述了一个因“舅舅绑架外甥”而引发的荒诞故事;七年之后,姜文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你行!》再次引发关注。你上台表演吧!这部作品以父子俩共同追寻钢琴梦想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马丽、于和伟等一众演员的加入,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喜剧的底线在于逗乐观众,而其高标则触及情感层面的价值。目前,观众们的需求日益增长,笑点也愈发挑剔,这使得市场对喜剧作品的创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喜剧导演束焕对喜剧电影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一矛盾在暑期档的票房表现中得到了显现:一方面,去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抓娃娃》以及距离上映不足20天,猫眼想看人数高达35万的《长安的荔枝》都充分证明了观众对于优质喜剧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尽管多部喜剧电影主打“轻松减压”的宣传口号,但它们可能最终因为缺乏新意而在市场上受到了冷落。
引进片:特效狂欢与情怀透支的拉锯战
好莱坞的视觉盛宴之作成为今年夏季档期的一大焦点。作为“侏罗纪世界”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侏罗纪世界:重生》上映仅两天票房便冲破亿元大关,充分证明了恐龙这一IP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然而,该系列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收入却从2018年的16.95亿元降至2022年的10.59亿元,这一变化反映出单纯依赖特效的套路正逐渐失去其市场效应。重启版的《超人》电影聚焦于超人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扰,尝试通过青春化的叙事手法来打破常规,让女主角不再仅仅是“被拯救”的角色。然而,DC宇宙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持续下滑,此次改编作品能否获得观众的认可,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经典动画IP同样不容错过。在《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这部作品中,沉睡的小五郎全程保持清醒,与柯南等人紧密合作,成功破解了案件;《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通过荒诞幽默的剧情揭示了成年人的压力,其“老少咸宜”的定位和多样化的线下联名活动,使得观众在观影前后的时间里都能沉浸在蜡笔小新的快乐氛围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拍片的本土化融合,如《猫和老鼠:星盘奇缘》让经典的CP穿越到了东方古城,其中中影参与制作的剧本巧妙地将中国风元素融入其中……这些创新尝试是否能够扭转近年来进口片在国内票房市场上的不利局面,还需要市场的实际检验。
国产动画电影:打破年龄壁垒
国产动画电影在暑期档期接连带来惊喜,其中既有对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也有原创IP的精彩呈现。凭借其精美的视觉呈现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的研究员孙佳山指出,《聊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高品质动画电影接连上映,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今年暑期档堪称对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一次集体检阅。”
《聊斋:兰若寺》由《长安三万里》的原班人马倾力打造,运用3D技术及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新塑造了《聊斋志异》中的奇幻世界。影片以全新的视觉效果重新演绎了《崂山道士》、《聂小倩》等经典故事,并通过六种美术风格的巧妙拼贴,极大地挑战了叙事的边界。其中,水墨风格的运用与高燃的打斗场面相结合,彰显出东方奇幻美学的独特魅力。追光动画持续努力,旨在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动画技术巧妙融合,他们期望《聊斋:兰若寺》能够如同《长安三万里》那般,让那些古老的中国经典故事在当代电影屏幕上重焕活力。胡建礼如是说。
《罗小黑战记2》广受粉丝热切期待,承袭了前作的疗愈风格与引人入胜的剧情,描绘了罗小黑及其师父无限在妖灵会馆面临危机时的惊险历险。导演坚持采用手绘技术,成功保留了动画的纯真魅力。
《浪浪山小妖怪》这部作品由《中国奇谭》中的《小妖怪的夏天》的原班主创团队精心打造,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主题,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智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以风趣幽默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小人物的梦想与拼搏历程,承袭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贯的美学特色,为我国动画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哪吒2》票房高达159亿画上句号,2025年暑期档亟待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它不仅要填补市场空白,还需凭借卓越的品质重新定义影院观影的必要性。在炎炎夏日,饶曙光所憧憬的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许正潜藏在《东极岛》巨浪滔滔的景象里,穿梭于《浪浪山小妖怪》职场困境的旅程中,更体现在每一帧光影创新中试图征服观众的尝试之中……
(据《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