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同璀璨的光芒,为职场人生指引方向。在5月11日这个充满温馨的母亲节里,我们向每一位母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母亲,不仅是家庭中那温暖的避风港,更是职场中不可或缺的强大支持。随着社会对职场母亲群体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她们的职场生活也迎来了积极的转变。
智联招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平台用户进行了深入调查,总计收集到了3788份有效问卷。在母亲节(即5月11日)即将到来之际,该机构正式发布了《2025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描绘了职场妈妈群体的现状,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数据和信息。报告揭示,她们在职业发展、日常生活、以及婚育观念上呈现出若干新特征,她们更加充满自信和活力,勇于迎接各种挑战,且在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中表现出了出色的适应能力。
政策支持下的职场妈妈:动力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诸如增设育儿假期、延长产假期限、发布《防治职场性骚扰指导手册》、倡导将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纳入集体合同之中,这些举措为职场中的母亲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调查结果表明,职场中的母亲在职业发展上表现出更坚定的信念,然而她们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在职业晋升方面,有8.1%的职场母亲预期在一年内必定或很可能获得晋升,这一比例超过了女性群体的7.9%,并且与未婚女性的比例相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仅有5.4%的已婚未生育女性对晋升持有信心。企业长期以来对女性在孕期及哺乳期间可能影响工作状况的担忧,导致众多优秀女性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这一状况迫切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引导和公司制度的配合来共同加以解决。

在谈及职场性别歧视的具体情况时,有14.8%的职业母亲声称自己未曾遭遇此类不公,这一数据超过了已婚但尚未生育女性的7.2%以及未婚女性的12.6%。总体而言,职业母亲面临各种不公平待遇的比例相较于其他婚姻生育状况的女性要低。然而,有51.3%的职业母亲反映,她们认为“年龄因素对职场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一比例超过了其他女性。这表明,“成为母亲后的坚韧”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使女性在职场中的境遇逐渐改善,然而,“年龄”因素却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障碍。
职场妈妈在性别结构性压力之下,表现出明显的数字技能适应能力,她们充满活力,紧跟职场潮流,积极融入数字化时代。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进步,有高达35%的职场妈妈表示“已经采纳了若干数字化工具”,这一比例比去年增加了6.4个百分点,并且略超过了职场爸爸的34.1%。这种积极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中,不仅涉及工具的运用,更有望构建起“技能更新——效率提升——职业抗风险能力增强”的连续性发展模式。
升职加薪:为了孩子,更为了自我实现
“母性坚强”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述,根据调查结果,当职场人士成为父母后,职场母亲们最看重的变化包括:她们“更渴望晋升和加薪,以便为孩子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占比48.2%),她们“积极寻求自我提升,与孩子共同成长”(占比43.3%),以及她们“更希望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孩子的榜样”(占比41.5%)。这也对企业提出了警示,“母亲”这一角色对于职场女性来说,更多是事业上的助力而非障碍,因此,企业理应给予职场女性更多的信赖,并营造一个公正的成长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怀揣重启人生梦想的职场母亲在女性群体中的比例并不高。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46%的职场母亲倾向于“转行,投身于新的职业领域”,这一选择的比例相对较高;紧随其后的是“考取证书,以增加晋升机会”,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已婚未育的女性和未婚的女性。职场妈妈中仅有10.5%的人愿意更换居住城市工作,这一比例远低于未婚女性的25.5%。已婚已育的女性,由于在城市购房、定居以及孩子入学等问题的影响,其流动性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职场中的母亲们依然承担着家务劳动的主要责任,其中36.1%的职场母亲每日的家务时间超过两小时,这一比例超过了职场父亲的27.6%,并且显著高于已婚未生育女性的20.6%和未婚女性的12.5%。这种家务劳动在性别上的不均衡分配,明显地体现了所谓的“婚育梯度效应”——女性在步入婚姻,尤其是生育之后,家务负担会呈现出一种阶梯式的显著增加。夫妻双方需共同分担家庭事务,实现职责明确,这既要求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需制度上的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调研结果揭示职场母亲群体面临职业连续性中断的明显问题,其中65.3%的母亲曾担任全职妈妈,而56.7%的母亲因种种缘由重新回归职场。谈及原因,首要考虑的是减轻经济压力,这一因素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达到了21.9%;紧随其后的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占比为19.5%。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职场母亲们在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并渴望在社会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揭示了职场妈妈们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信满满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她们在努力协调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之际,持续挑战自我,寻求职业上的成长。社会各界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职场妈妈群体的关注与支持力度,为她们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职场氛围,使她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为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