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杜拉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想看看美女和漂亮的衣服,二是想把埋在心里的两年的企业经验拿出来炫耀一下,忘得一干二净。
看完才能说话,电影里的一些情节确实严重脱离现实,具体如下:
第一,公司里的豪华餐厅。不用说,即便在上海,能花20多元钱在员工餐费上的公司也屈指可数。世界500强里更是凤毛麟角,但现在世界500强企业随处可见,世界500强企业也都很注重成本。
第二,员工的衣着过于华丽亮丽,不切实际。原因一,忙碌的白领根本没有时间去注意搭配。原因二,大部分公司不允许或不认可穿这么夸张、暴露的衣服。很多公司对着装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女式上衣不能露肩、裙子不能过膝盖、鞋子不能超过五厘米高等等。原因三,在上海、北京这样的高消费城市,月薪四七千元的人,不会有钱到可以像Helen、Maggie、Lala那样穿得这么暴露,除非你是兼职或者家属。但Lala也没有月光,工作两年就攒了十一万多元,怎么可能?电影、文学应该更时尚、更夸张一些,但至少也要有现实基础。 另外,月薪7000块钱,根本不可能冲动买一辆跑车,如果靠自己的情况,就算分期付款也买不起。
第三,关于装修搬家。如果公司要搬家,肯定是在周末。DB再忙,也不至于忙到所有员工周末都要做业务。就算要加班,也应该是个别杂活,不会出现大家都忙不过来的情况。我在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工作两年,从来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情况。
另外,销售人员的态度也有些荒唐傲慢。电影里的情形,不是部门强大,而是他们根本不懂道理。如果要搬家,当然要自己搬,因为各种文件只有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分类整理。现实中,就算有人来收拾,你也不能让他们动,万一别人弄乱了怎么办?公司搬新家装修好了,大家都应该期待、开心才对,为什么就这么抗拒呢?太没有道理了!所以那场戏是一大败笔,体现了导演和编剧一点都不理智。
第四,公司内部不允许约会。如果发生,你们其中一人将自动辞职。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公司都有这个规定。
5、王伟的前秘书海伦工作能力极差,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上高级秘书?
第六,杜拉拉的升职异常顺利,这也极其不现实。这个已经被讨论了很多了。不过,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杜拉拉比别人努力多了!你看,剧中塑造了很多只想吃饭的员工,包括高挑的埃及刘海女孩海伦,还有因为没有及时提交搬家流程而被玫瑰训斥的女秘书。甚至玫瑰、刘文华、玛吉等,都有不少反面演出。看来,公司里最努力的,只有王伟和拉拉两个。——拜托!在外企工作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很努力的,好吗!因为在大部分外企,人事关系很简单,想升职加薪,全靠工作。
7、杜拉拉加班时的心情。电影中多次出现杜拉拉加班的场景,公司里就只剩下她和王伟两人,一直加班到凌晨四点。她加班到很晚,经常加班到这么晚,但她还能把精致的妆容保持得干干净净,心情愉悦,悠闲地去泡立顿茶!她还很能干,下班后换上休闲装,高高翘起腿在楼梯上大声唱歌!这绝对是违背人体生理的。我自己就有每天晚上加班到九点、十点的经历,而且连续几个月每天都这样。别说化妆、散步了,回到家连洗脸、喝水的精力和心情都没有。

Lala 是机器人还是超人?
除了职场剧情,还有爱情故事。王伟和杜拉拉经历的故事看似丰富,电梯里的尴尬、晚上一起下楼、泰国逃险、一夜情、吵架分手等等,但他们展现出来的情感却出奇的平淡,仿佛只是为了写故事而写故事,没有任何深入人心肺的力量,流于表面。
不过电影结尾那一幕俗套的场景还是让我有些感动。喧闹的人群中,王伟高声喊着拉拉的名字,镜头来回晃动后,拉拉犹豫了一下,扭过头,两人终于相遇了。看!不管周围是谁,不管长什么样,只有她在,他也在。这是一场注定要共度的爱情。正当我心血来潮,想找个词写一篇感伤的文字时,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台词:我千里寻他于人海,一回头,他在灯火阑珊处——家轩的这句台词,随着杜拉拉的结局,被拍成了蹩脚的MTV。
电影杜拉拉,两个性格软弱的男女主,一个假的升职故事,一个俗套的职场爱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