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真正的“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就是能赚钱、能变现,就是即使有一天离开了,也能养活自己的能力。
文字| 静思编辑| 林一新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讲述一位前空姐“沦落”为全职妈妈,经历各种不如意之事,最后被迫重返职场的故事。
故事挺励志的,但是这其中的悲伤和艰难大概只有已婚有孩子的女人才能理解。
我先来定义一下:这里的“全职主妇”是一个统称,不管你家境富裕请了保姆,还是需要你参与做家务、带孩子,只要你没有经济来源,就统称为全职主妇。
做全职主妇到底有多“难”?
看看时不时登上热搜的全职太太们的“悲剧”:
以前男人怕选错职业,女人怕嫁错男人。现在站在女性的角度,这句话可以改成:我不怕选错职业,也不怕嫁错男人,但我真的怕当全职太太。因为只要你有钱赚,有能力,就算前两条我们做错了,我们也有资本去退出,虽然代价不菲。但当了全职太太,靠别人养活之后,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对错误释怀。
现实中大部分全职太太有多惨就不用说了,现在的剧中全职太太能有好开局、好结局的已经很少见了。《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老公出轨;顾佳老公不但出轨还怪她太能干;《甜蜜蜜》里的全职太太田蜜,因为丈夫意外去世,公司破产,欠下了很多债,她对债务完全不知情,只能重返职场。
但回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个笑话:我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方嫌弃我没有人脉;我想去以前逛过的一家商店应聘导购,对方问了一大堆问题,让我等消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对我的学历和工作感兴趣的人,当场就被这家公司录用了,公司没有经验也没有年龄要求。正在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警察来突击检查,发现这是一个传销窝点。
有人评论说全职主妇好惨,牺牲事业、牺牲社会地位来照顾家庭,最后连一份不需要太多收入的工作都找不到,真为家庭主妇感到惋惜。
站在全职主妇的角度,肯定是有一些委屈的。
全职家庭主妇——尤其是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的“保姆型”全职家庭主妇,投入高,价值为零,自尊心很低,感觉很委屈。
但从企业和其他求职者的角度来看,不聘用全职家庭主妇也是有理由的。
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雇佣一个几年没工作,还有一堆家务要处理,随时需要请假的女人吗?
全职太太把家庭和孩子照顾得井井有条,她给家庭带来的幸福和健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当你步入职场,你为家庭创造的KPI是无法在职场上衡量的。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上有很多年轻且经验丰富的现成候选人。企业为什么要花时间和金钱去培训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呢?
我向一位在大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的同学询问了公司对全职妈妈的顾虑。他表示,对于普通求职者来说,面试官关心的是求职者和岗位的匹配度;而对于全职妈妈来说,面试官除了担心失去核心竞争力,还担心她们能否顺利带着家庭和孩子的羁绊回归职场,能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时间够用吗?能不能加班?会不会经常因为孩子而请假?
因此,很多公司宁愿聘请没有经验的新人来培训,也不愿聘请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全职妈妈。
对于其他求职者来说,你作为全职太太,有丰富的照顾家庭的经验,但已经远离职场好几年了,技能和资源都退化了,找工作的时候还想跟别人一视同仁,这让其他求职者很烦,很不公平。
而且受访的主管分为男主管和女主管两类,男主管就是男性,从中国男同胞在做家务、带孩子方面投入的劳动来看,可怜到不用多说,估计他们也不会理解全职太太的劳动价值,这种想法太幼稚了。
对于女性管理者来说,能走到管理岗位的,要么精力过人,能力过人,能兼顾工作和家庭,要么家里有后备军,全力支持她的事业,全职家庭主妇,我无法感同身受。
当一个女人选择做全职家庭主妇,尤其是照顾孩子的时候,别人没有权利去评论和评判她的选择。特别是在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之前,有父母陪伴照顾孩子肯定比请保姆或保育员要好。还是让老人照顾孩子更好。
但孩子上了幼儿园,每天有六七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做家务、逛街、做饭吗?为了干净的房子、美味的饭菜,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做家务、逛街、做饭吗?你愿意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甚至一生去换取它吗?
全职太太照顾家庭的初衷是好的,她的劳动价值值得肯定;但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很久以前就说过:“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周围充斥着几乎无法抗拒的诱惑;她不能被要求奋力向上,却只能被鼓励滑落以到达极乐。当她意识到自己被海市蜃楼所欺骗时,已经太迟了,她的体力已经在失败的冒险中耗尽。不,你不能。”
我们理解,一个人可能因为环境所迫而不得不全职工作一段时间,但一辈子全职工作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则需要仔细考虑。
幸好当代女性大多危机意识很强,她们看过太多全职太太的悲剧,所以即使丈夫给她们发工资,她们也不愿意上当。
对于被迫成为全职家庭主妇的女性来说,做家务、照顾孩子的痛苦是无穷无尽的,她们还是尽快逃离这些痛苦为好。

在重返职场的路上,全职妈妈们需要做出很多牺牲,提前做好准备。但有一个误区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对“与社会保持联系”的理解。上付费课程、健身,都算是“不与社会脱节”。
《甜蜜》剧中的全职太太们一直在做慈善活动,与社会联系紧密。但正如一条评论所说,做慈善是花钱活动,上班是赚钱活动,没听说过花钱有压力,有对能力的要求。
说白了,真正的“与社会保持联系”的能力,就是赚钱的能力,就是有一天离开也能养活自己的能力。烘焙是一种爱好,你通过卖烘焙食品来赚钱。这就是与社会保持联系的能力。
那么,你如何才能在不丧失或提高赚钱能力的同时,照顾好你的家人(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呢?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同时照顾好两个孩子实在是太难了。
说实话,我想不出比和伴侣沟通、合理分工、获得他的支持,然后牺牲自己的娱乐和休息时间熬过去的更好办法了。职场全职妈妈要经历很多痛苦和煎熬,才能重新找到自己在职场的位置。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以前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孩子28周早产,濒临死亡,我朋友毫不犹豫辞职回家照顾孩子,四年过去了,她的女儿跟正常孩子一样健康,上幼儿园了。
我朋友在孩子三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准备CPA考试,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家多留了一年,最后不到两年就考取了这张价值连城的证书,并凭借这张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找到了一份审计工作。我的努力和付出不用多说,一张张证书的背后就是我的能力和对公司的专业精神的最好证明。
除了通过专业认证考试来增加核心竞争力之外,暂时退一步也是重返职场的一种方式。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生完孩子后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事业停滞了一年多,但过了一年多,她再想找工作时却发现别无选择。她之前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人力资源经理,最后不得不降薪降职,加入一家民营企业,福利只有原来的一半。
她在这家小公司干了三年,工资变成了刚进时的2.5倍,升职了两次,还经常被猎头挖走。证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会有更广阔的可能性。
这些励志故事只需要寥寥数语,但其中的艰辛,除了全职妈妈们自己没有人知道。
一位去年顶着巨大就业压力重返职场的妈妈说,自己从事医疗行业,投过很多简历,但都没有回音。她花钱请人润色简历,得到了唯一一次面试机会并被录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她每天都要上夜班,从下午2点到晚上11点,下班后没有公共交通,只能打车,费用不能报销。她身边的人都是95后,团队领导还是93年出生的。这位85后的中年妈妈,成了团队里年纪最大、工作最差的人。她每天要承受心里一万个临界点,还要硬着头皮像一群年轻人一样虚心请教、讨好。
可以说,每一个成功重返职场的妈妈,都背负着一段心酸的历史。
其实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找个地方“安身立命”、月薪不菲,擅长做菜可以录视频做美食课,擅长写作可以写文章做作家,有资源的可以做代购,懂投资的可以做理财……刚开始可能很难,但只要坚持,不断提升能力,总能赚钱。
上班只是形式,全职家庭主妇真正需要实现的是自身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
与其期待别人理解、善待自己,不如放下“受害者”、“失败者”心态,主动跳出困境。荣格说,“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