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女性劳动者工作遭性骚扰案例:周某的维权之路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5-27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在职场中,许多人时常遭遇令人不快的经历,其中最为严重的情况便是遭遇性骚扰。尤其是女性工作者,她们面临此类问题的概率更高。

案例:被骚扰者成功维权

自2009年开始,周某在一家企业担任装配工,她在流水线上辛勤工作了整整十年。到了2019年4月,公司新上任的副总经理王某将周某调至他负责的质检部门担任主管。对此,周某心怀感激,工作更加卖力,并且虚心向王某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某时常会在私下里对周某表达好感,说出“我喜欢你”这样的言语。面对这样的情况,周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尽量减少与王某的单独相处。

2019年8月,王某在独处之际,对周某进行了骚扰,但遭到了周某的拒绝。王某因此感到不快,怒斥周某“不懂好歹”。此后,尽管周某行事谨慎,却频繁遭受指责。2020年4月的一个日子,王某再次单独与周某“交谈”,趁机大肆进行性骚扰,却遭到了周某的坚决反抗。王某因此怒火中烧,竟对周某挥了一巴掌。此次,周某有备而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对全过程进行了录音。

2020年5月初,公司对周某的职位进行了突发性变动,安排其前往辅料科任职。周某认为这是王某趁机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因此并未前往新岗位,反而就王某对其进行的性骚扰行为向公安机关提出了报案。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和核实,王某被依法处以十天的行政拘留。紧接着,公司也宣布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

职场性骚扰案例_职场应急问题处理_女性劳动者维权

周某未曾料到,公司在对王某进行处理之际,以周某拒绝调动工作岗位、无故缺勤为借口,公开宣布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对此,周某对公司这种不辨是非、各打五十大板的举措感到极度不满,遂迅速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要求判定公司赔偿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在庭审过程中,公司陈述了调岗的原因,声称是为了防止周某再次遭受性骚扰。案件经过一裁两审,最终,周某的请求得到法院的支持。

什么是职场性骚扰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的规定,参照全国总工会与全国妇联所编撰的《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指导手册》和《防治职场性骚扰指导手册》,我们得出结论:职场性骚扰是指在职场或与其相关的场所中,未经劳动者同意,通过言语、文字、图像、身体动作等手段,进行与性相关的不当侵权行为。

换言之,判断职场性骚扰需满足三个法律条件:首先,骚扰者必须实施了涉及性的侵权行为;其次,骚扰行为必须是在职场环境中,借助工作之便或职权、职务之利进行;最后,这种行为必须违背了受害者的意愿,给受害者带来了不安或心理上的阴影。

当然,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群体应涵盖男性和女性。然而,根据职场性骚扰的相关调查报告,超过九成的受害者为女性,尤其是那些刚加入职场、着装时尚且开放、虚荣心较重或渴望晋升、加薪的女性劳动者,她们更容易遭受性骚扰。由于这类事件往往涉及劳动者的名誉和雇主的声誉,加之举证困难、维权风险较大,超过70%的受害者选择了保持沉默或忍受,她们虽然心中愤怒,却不敢公开发声。

向职工性骚扰勇敢说“不”

那么,面对职场中的性骚扰问题,女性工作者应当如何进行防范与应对呢?我们提出,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职场性骚扰案例_职场应急问题处理_女性劳动者维权

增强意识,行为得宜。女性员工需防范和阻止职场中的性骚扰行为,首先应当增强对职场性骚扰的认识。需掌握职场性骚扰可能出现的手段、场合,以及对方可能对你进行性骚扰的意图和缘由,同时也要熟悉与性骚扰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求助渠道。为了预防潜在风险,我们需要学会以委婉的方式拒绝那些模糊不清、不适宜的社交活动或是时机不当的“约谈”;即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参与其中,也应着装得体,行为举止得当,既要展现出友善,同时还要与可能存在的“危险人物”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面对涉及性挑逗的言谈举止,我们需学会巧妙地转换话题,预防事态恶化;若对方有意挑衅,则需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预先为那些跃跃欲试的人设定明确的界限,使其知难而退。女性工作者务必铭记:没有任何一份职业值得以牺牲个人尊严和品格为代价。

二、坚守原则,敢于拒绝。在职场遭遇性骚扰的初期,女性劳动者必须勇于表达反对,以阻止骚扰的恶化或再次发生。根据骚扰者是否构成安全威胁,挑选恰当的表态方法,这或许是无声的坚决拒绝,亦或是直接点明问题,责令对方端正举止。面对同事的骚扰行为,可以采取高声呼喊、恐吓等手段来阻止,通常初次挑衅者都较为注重颜面。若骚扰者是上司或客户,应学会巧妙地拒绝,同时保持坚定立场,捍卫自己的原则。若条件允许,可以采取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策略,想方设法寻找脱身的机会,确保不给骚扰者留下可乘之机。

三、务必保存相关证据,妥善应对。职场性骚扰之所以猖獗,取证困难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当骚扰行为不可避免时,可巧妙运用录音、录像等手段来记录骚扰过程。同时,要留意保存手机短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含有骚扰信息的电子文件。对于这些电子信息,应及时前往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以防被对方删除或对真实性产生怀疑。遇到问题时,应立即向亲朋好友倾诉,寻求他们的援助与支持,这同样也是维护自身权益并留下证据的步骤。若情况较为严重,务必立即报警,以便警方提供必要的保护。

四、依照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获得赔偿。遭受性骚扰的员工有多种维权方式可供选择,他们可以立即向公司管理层提出投诉,寻求工会、妇联等机构的协助,向警方报案,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若涉及劳动纠纷,还可申请劳动仲裁。此外,受害者还可以借助媒体或个人自媒体平台进行曝光。在要求赔偿的过程中,除了要求骚扰者公开道歉并停止违法行为,受害者还有权向骚扰者索要相应的民事侵权赔偿。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性骚扰投诉置若罔闻,进而引发事态恶化,导致劳动者离职或违法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裁判机构作出裁决,责令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必须强调的是,《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文件均明确指出,预防和制止职场性骚扰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若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处理不当,将有可能面临经济、法律和声誉等方面的风险。因此,用人单位需构建完善的防治职场性骚扰的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培训,迅速处理性骚扰的投诉与举报,依照法律解决涉及性骚扰的劳动纠纷,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打造一个平等、安全、和谐、友爱的职场氛围,并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

(据江苏工人报消息 连云港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 易怀丽)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