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盆大雨哗哗地流到窗户上,那声音仿佛成千上万支尖刺在猛攻。苏敏把被水浸湿的文件紧紧握住,站在住宅楼入口,第三次按下了通话键。对方立刻传来含混不清的怒骂:“已经晚十分钟了还在叫?你明白这一单多关键不?肯定要给你打低分!”
她无声地终止了通话,视线移向外卖盒中那盘早已失去温度的川味麻辣锅,突然,她跪倒在雨里,爆发出一声悲凉的笑声,这笑声里,充斥着对自己三十载岁月的嘲弄——自己活得还不如一锅能被人趁热畅快享用的麻辣锅。
三个月以前,她曾是公司里备受瞩目的部门负责人,经常穿着考究的服装,在会议厅里精神饱满地主持团队会议,威风凛凛。可就在企业宣布减员决定,点名她被裁的那一刻,她才猛然发现,丈夫早已将两人共有的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全部转移,只给她留下了一份已经签署完毕的解除婚姻关系的文书,以及一句毫无温度的话语“你过于强势,我无法负担”。
房贷负担异常繁重,女儿的钢琴学习开销也十分紧迫,她鼓起勇气,毅然将高跟鞋收进柜子,换上了带有标志的夹克,开始从事快递配送工作。

初次配送时出了差错。她驾驶旧式电瓶车在弯弯曲曲的小巷中走失了路途,只能干瞪着眼见订单临近截止。那位顾客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女性,当门扉开启的刹那,她慌乱得手指一抖,那杯奶茶便滚落在地。“抱歉抱歉!”她手忙脚乱地试图拾起,对方却递来手帕,和蔼地说:“大姐,您没事吧?我以前也跑过送餐,雨天路面特别湿滑。”
苏敏后来才知道,这位年轻女性原先在互联网企业担任项目主管,自己创业失败之后,曾经有半年时间在外面送餐,现在在街道的拐角处经营着一家鲜花店。她面带微笑地说,每天搬运花卉比操作电脑键盘要辛苦许多,不过每当看到有人购买她的花而露出喜悦的神情时,那种满足感比领到年终奖金还要实在。
苏敏在送外卖时,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她会特意为带孩子的顾客多加一包小点心,也会耐心为独居的老人朗读一遍外卖上的留言。每逢下大雨,她会提前通知顾客:“我会放慢速度,饭菜可能会凉,如果您不赶时间,等我来时帮您热一下?”
有一次送完外卖,陈奶奶一个人住,非常友好地递给她一包刚做好的毛豆,眼神里带着关心,小声问她:“我注意到你电动车篮子里经常放着一本财务方面的书,是不是想再找份公司里的差事?”她听后脸颊有点发烫,其实那本是一本女儿的课本,她总是在等送单的时候,抓紧时间记几个单词,希望以后辅导女儿学习时能更顺手些。
关键时刻发生在某个狂风怒雪的严冬夜晚,她收到一个任务,留言里说明“请把一碗热汤送到目的地,进门时轻叩三次门环”,指定的地点是城外的一家敬老院。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告诉她,点单的是一位年迈的男性,他的儿子三年前遭遇交通事故去世,这位老人每年都会在这个日子订购两碗汤,总是絮叨着“我那孩子以前最喜欢这个味道”。
苏敏看见老人对着空位子暗自落泪,她的心忽然飞回自己失业的时分。当时,她藏匿在楼道角落啜泣,一位和善的清洁工送给她一块糖果,并劝她道:“生活本应甜蜜,需要你自己去寻觅那甜蜜。”

从那天起,她每天都会留出半小时,耐心指导养老院的老人们使用手机完成挂号和缴费水电的任务。老人们也慷慨回报,教她编织毛衣和种植绿萝。其中一位退休教师还非常乐意帮她优化个人履历。
苏敏现在租住在养老院旁边,开了一家叫“敏姐便民服务站”的小铺子。白天,她帮上班族取快递,为独居老人处理杂事;晚上,她去请教老教师记账的本领;周末,她领着女儿到店里温书。小女孩总趴在柜台边,有滋有味地清点妈妈新交的“老朋友”。
又是一个滂沱雨势的天气,苏敏站在服务站透明门扉里面,注视着外卖配送员们冒着风雨赶路的情形。她取来新泡的生姜饮品,朝外边微微挥手示意——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过去那位花店女性递来手帕,也像似清洁工人员塞给的那颗糖果,给人带来暖意和慰藉。
玻璃上的水珠慢慢向下淌,反射着路灯的光辉,仿佛是她曾经在许多个夜晚,仰头看到的、挂在外卖箱顶部的那个明亮月亮。其实月亮一直都在,有时被乌云遮住,有时被生活的风雨弄脏,但是只要人一直努力向前走,总会在某个不经意间抬头时,发现它在悄悄地陪伴着你。
你是否曾经有过那样的瞬间?明明感觉已经到了最低点,可是在抬头的刹那间,却忽然发现有一道和煦的光线照了过来?诚邀各位在留言区讲述你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