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的职场励志故事
当你在职场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看看一篇励志故事,下面请看小编为你带来的一篇200字职场励志故事。
200字职场励志故事1
方便还是诱惑?
我们去乡下旅游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农夫把喂牛的干草铲到小屋的屋檐上。我们很惊讶,问道:
“老头子,你为什么不把牛吃的草放到地上呢?”
老农说:“这草质量太差了,如果我把它放在地上,它不会理会,但如果我把它放在屋檐上,它伸手可以够到的地方,它就会拼命地吃,直到把草都吃完为止。”
职场故事启示:
看完这个故事,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产品?小米手机!没错,雷军就是那个把小米手机放在屋檐上,让你伸手可及,又忍不住想伸手去拿的老农民。
如果某样东西很容易得到,人们就会把它扔掉。如果某样东西太难得到,有些人尝试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只有勉强或意外得到的东西,人们才会感到惊喜并珍惜。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些事。
我的一个客户经营一家服装店,开店的时候他做了很多优惠券,到处免费发放,但是他发现转化率出奇的低,来的人很少。
她不明白为什么她雇了一个团队去发传单,效果却不好。我告诉她:人们不会珍惜那些唾手可得的东西。
因此,我们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不再赠送这些代金券,而是出售它们。天哪,我们要出售代金券?太荒谬了!但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
怎么卖呢?我们找便利店、美容院、美发店,以及各种可以接触到年轻女性的商店。我们让他们的员工卖我们的优惠券,他们赚到的钱都属于他们。

通过卖优惠券我们发现人们来店里的概率大大增加了,可能人们只花了5块钱就买到了100元的代金券,但是这5块钱会鼓励他来店里消费。
想让顾客记住你吗?你可以想办法让顾客为你付钱,而且要轻松付钱。顾客会记住自己的努力,从而记住你!
“便利”还是“诱惑”,用得艺术点!
200字职场励志故事2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三组人组织起来,让他们沿着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庄步行。第一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知道跟着向导走就行。走了两三公里,有人就抱怨起来。走到一半,有人甚至快要发火了,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到。甚至有人坐在路边,不愿意再往前走。越走,越郁闷。
第二批人知道村名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估算路程和时间。走到一半时,大多数人都想知道走了多远。经验比较丰富的人说:“走了一半左右。”于是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向前走。走到四分之三时,大家都感到很沮丧,筋疲力尽,路程似乎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脚步。
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名、距离,而且路上每公里都有一座里程碑,大家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就感到一丝快乐,旅途中用歌声、笑声来消除疲劳,心情一直很高昂,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大实话:
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不断地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相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前进速度和与目标的距离时,行动的动力就会得到保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200字职场励志故事3
“给我”还是“拿去”?
我有一个朋友,他很小气,从来不给别人东西,他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进河里了。岸上的朋友立刻大喊:“伸出你的手,伸出你的手,我把你拉上来!”那人不肯伸出手给他的朋友。朋友急了,又大喊:“伸出你的手。”他宁愿挣扎,也不愿伸出手。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男人的习惯,突然大声喊道:“牵着我的手,牵着我的手。”那人立即伸出手,握住了朋友的手。
职场故事启示: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是不是经常对客户说“把钱给我”?客户就像上面那个抠门的人,宁愿在痛苦和不满中挣扎,也不愿给我们钱。
如果我们对顾客说:拿我的产品吧,这样不是更好吗?顾客会更愿意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走”?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能否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交易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改变你的观点,你的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清晰。
【职场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11-26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11-26
职场励志故事04-05
职场励志故事11-08
职场励志故事11-12
职场经典励志故事04-03
职场经典励志故事精选04-03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04-03
职场励志故事 04-04
职场励志故事-职场正能量故事04-04

